[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铁的建筑垃圾分类施工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03806.4 | 申请日: | 2018-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0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汤慧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08 | 分类号: | B66C1/08;B66C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铁 建筑垃圾 钢材废料 控制电磁铁 电源开关 施工装置 磁力 大臂 吸附 分类 劳动力成本 电源串接 二次分类 分类方式 目标位置 移动吊车 作业效率 吊钩 劳动力资源 悬吊 吊车 串联 吊装 断电 通电 自由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分类、清理领域,针对现有建筑垃圾分类方式劳动力成本高、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电磁铁的建筑垃圾分类施工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采用悬吊于吊车大臂的自由端的电磁铁、电源开关以及用于控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控制开关,电磁铁、电源开关以及控制开关串联后能与电源串接构成回路。使用时,将作为吊钩的电磁铁放至建筑垃圾上方,通电后移动吊车大臂,将建筑垃圾中所有的钢材废料全部吸附于电磁铁上;吊装至目标位置,断电,电磁铁上的吸附的钢材废料下落,形成钢材废料堆,实现钢材废料从建筑垃圾中的分离,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磁力来将不同质量的钢材废料二次分类,最大限度的保证清理速度,最大程度的减少劳动力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分类、清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磁铁的建筑垃圾分类施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建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建造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绿色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建筑垃圾的清理工作是绿色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常规的建筑垃圾分类方式劳动力及时间消耗较多,基本通过增加人工来满足分类的要求,人工作业强度大,存在较多人力资源浪费。而且人工作业效率低,影响正常施工的速度。在垃圾清理前的分类工作消耗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
在建筑垃圾中,固体垃圾主要有木材、钢材、砌体及其他安装工程套管等。传统的分类繁琐,需要用人工将多种垃圾一一分开。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便捷、分类高效的基于电磁铁的建筑垃圾分类施工装置及方法,已成为建筑施工界需进一步完善优化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建筑垃圾分类方式劳动力成本高、时间成本高、作业效率低、施工速度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磁铁的建筑垃圾分类施工装置及方法,利用电磁铁吸附钢材的原理,最大限度的保证清理速度,最大程度的减少劳动力资源浪费,实现简单化、安全化的钢材废料分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磁铁的建筑垃圾分类施工装置,包括悬吊于吊车大臂的自由端作为吊钩的电磁铁、用于控制电磁铁是否得电的电源开关,以及用于控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控制开关,所述电磁铁、电源开关以及控制开关串联后能够与电源串接构成回路。
较佳的,在上述的基于电磁铁的建筑垃圾分类施工装置中,所述控制开关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控制电磁铁的磁力。
较佳的,在上述的基于电磁铁的建筑垃圾分类施工装置中,所述控制开关为滑动变阻器。
较佳的,在上述的基于电磁铁的建筑垃圾分类施工装置中,还包括一电流表,所述电流表串接于所述回路中。
较佳的,在上述的基于电磁铁的建筑垃圾分类施工装置中,所述电磁铁由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成。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铁的建筑垃圾分类施工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基于电磁铁的建筑垃圾分类施工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先对将吊车的电磁铁放至建筑垃圾上方,通电,移动吊车大臂将建筑垃圾中所有的钢材废料全部吸附于电磁铁上;
步骤二,吊装至目标位置,断电,电磁铁上的吸附的钢材废料下落,形成钢材废料堆,实现钢材废料从建筑垃圾中的分离;
步骤三,在钢材废料堆上方,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磁力来将不同质量规格的钢材废料二次分类。
较佳的,在上述的基于电磁铁的建筑垃圾分类施工方法中,在步骤三中,将电磁铁的磁力由小至大依次调整,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钢材废料吸附分离出去,当电磁铁具有较小磁力时,只能吸附较小质量的钢材废料,当电磁铁具有较大磁力时,能够吸附较大质量的钢材废料。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3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