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坠落装置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79949.7 | 申请日: | 2017-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2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 发明(设计)人: | 卡洛斯·莱格瓦 | 申请(专利权)人: | AIP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4 | 分类号: | B66B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 |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载杆 防坠落装置 操作位置 测试系统 钢索 拉伸 测试 钢索安装 可操作地 枢轴 联接 电梯 转动 | ||
一种防坠落装置测试系统,用于测试被构造为围绕电梯的钢索安装的防坠落装置。该测试系统进一步包含加载杆,该加载杆的第一末端被布置为围绕枢轴在第一操作位置和第二操作位置之间转动,并且该加载杆可操作地联接至钢索,以使得当加载杆处于第一操作位置时,加载杆拉伸钢索;而当加载杆处于第二操作位置时,加载杆不拉伸钢索。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测试防坠落装置的方法。
本公开涉及防坠落装置测试系统,并且进一步涉及用于测试防坠落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风力涡轮机普遍用于向电力网络供应电能。风力涡轮机通常包含安装在风力涡轮机塔架顶部的转子,该转子有转子毂和多个叶片。转子被设置成在叶片上风的影响下旋转。该发电机操作产生的电能供应至电力网络。
当风力涡轮机内部需要维护时,升降机通常以用于运输人和/或设备的升降平台或轿厢在风力涡轮机塔架内上升/下降的类似电梯结构的形式使用。风力涡轮机通常设置有沿着塔架高度布置在不同高度处的多个工作平台,目的是允许工作人员离开轿厢在特定的地方检查或修复设备。
通常,电梯系统包含电梯升降厢,该电梯升降厢悬挂在井道或电梯井中,在某些情况下通过钢索。术语“钢索”于此用来指代相当粗的缆绳。但是在本领域中,术语“缆绳”和“钢索”经常互换使用。在某些系统里,例如对于一些电动电梯,可以例如根据可用空间来提供配重。另外一些系统如液压电梯,一般不包含配重。
服务电梯可以包含安装或附接在电梯上的某种形式的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可以包括壳体,该壳体包含牵引机构,如:马达驱动的牵引滑轮。该马达通常可以是电动马达,虽然原则上也可以使用其他马达。
服务电梯进一步可以包含电磁制动器。除了该制动器外,“二级安全装置”或“防坠落装置”可以安装或附接于电梯。这种防坠落装置作为主要电磁制动器的备用装置,并且通常可以含有感知电梯速度的某种形式的传感机构。如果电梯运动速度过快,例如当电梯坠落时,二级安全装置可以会自动阻碍电梯。速度检测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讲充当超速检测器。
服务电梯的提升钢索或专用的安全钢索可以穿过安全装置中的入口,穿过安全装置内部,从相对端的出口穿出离开安全装置。当不安全的情况(如当超速检测器被触发时)存在时,用于夹紧升降钢索或者安全钢索的某种形式的夹紧机构可以被纳入安全装置中。
防坠落装置,当安装于合适的钢索上时,属于包含几个内部辊和靠近安全钢索的夹紧机构(如包含夹爪)的类型,安全钢索可以是主要提升钢索或独立的安全钢索。这些装置可以包括离心超速检测器。
这样的超速检测器可以包含从动辊,从动辊与可运动的零件联接,当从动辊被沿其穿过的钢索驱动时,上述的可运动的零件被迫随着辊转动而向外运动。在某些实施例中,压力辊确保钢索与离心超速检测器的从动辊之间的接触。如果钢索通过安全装置的速度过快,制动器被触发,因此夹爪夹紧钢索,从而阻挡钢索上的安全装置。
可以建议甚至强制要求日常检测服务电梯的某些零件。这些日常检测的部分能够是加速测试,想要激活防坠落装置的模拟坠落,从而阻挡钢索上的安全装置。
一种已知的测试防坠落装置的方法是“跺脚测试”。随着服务电梯的轿厢位于一个距离底部降落地面约3m/10ft的“停放”位置,操作员开始使用电梯的正常驱动朝向地面下降。当电梯开始下降时,操作者在轿厢地面用脚重跺。跺脚应该激起防坠落装置触发,并阻止轿厢的下降。如果防坠落装置在跺脚后被正确地启动,防坠落装置将会保持安全钢索上的轿厢,因此假设功能正常。
然而,如果防坠落装置在第一次试验中没有阻止电梯,于是电梯必须再次稳固在“停靠”位置并且必须再一次进行测试,用更重的跺脚。跺脚所施加的力将会随着一个操作者到另一操作者以及同一操作者一次测试到另一次测试而变化。因此,防坠落装置可能未必被可靠地测试,因为跺脚可以不足够重而无法激活防坠落装置。而且,该测试是消耗时间的,即,测试可以需要数次试验才能被正确进行。另外,进行测试也会非常麻烦。
本公开提供了可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文提到的缺点的系统以及方法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IP有限公司,未经AIP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99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