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变速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79011.5 | 申请日: | 2017-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4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I·普凡库亨;D·施尼策;F·斯蒂芬斯;J·卢克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姆勒卡车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7/04 | 分类号: | F16H37/04;F16H3/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殷玲 |
| 地址: | 德国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装置 | ||
1.一种组变速器装置,其具有主轴(10)、与所述主轴(10)同轴布置的从动轴(12)和高低挡组(14),所述高低挡组具有至少一个行星齿轮变速器(36),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变速器元件(18)、至少一个第二变速器元件(20)和至少一个第三变速器元件(22),
其中所述高低挡组(14)具有至少一个切换装置(24),所述切换装置至少设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主轴(10)与所述第一变速器元件(18)或与所述第二变速器元件(20)互连,
其中所述切换装置(24)包括一个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在第一切换状态下将所述主轴(10)与所述第二变速器元件(20)互连,以及在第二切换状态下将所述从动轴(12)与所述第二变速器元件(20)互连,
其中所述切换装置(24)包括至少另一切换单元(S2),所述另一切换单元在第一切换状态下将所述从动轴(12)与所述第三变速器元件(22)互连,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单元(S1)的至少一个切换状态耦合至所述另一切换单元(S2)的至少一个切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变速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装置(24)设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从动轴(12)与所述第二变速器元件(20)或与所述第三变速器元件(22)互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变速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另一切换单元(S2)在第二切换状态下锁定住所述第三变速器元件(22)。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变速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单元(S1)与所述另一切换单元(S2)以轴向固定的方式连接。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变速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装置(24)的至少一个切换单元至少设置为进行形状配合的互连。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变速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变速器元件能被至少一个切换单元轴向地移动。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变速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装置(24)具有至少一个附加切换单元(S3),所述附加切换单元在第一切换状态下将所述主轴(10)与所述第一变速器元件(18)互连,以及/或者在第二切换状态下锁定住所述第一变速器元件(18)。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变速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速器元件(18)构建为太阳齿轮。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变速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变速器元件(20)构建为行星齿轮架。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变速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变速器元件(22)构建为内齿圈。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变速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低挡组(14)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齿轮平面(Z1),所述第一齿轮平面相对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36)的行星齿轮组(16)布置在驱动侧,并且所述第一齿轮平面设置为以壳体固定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三变速器元件(22)。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变速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低挡组(14)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齿轮平面(Z2),所述第二齿轮平面相对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36)的行星齿轮组(16)布置在从动侧,并且所述第二齿轮平面设置为将所述第二变速器元件(20)与所述主轴(10)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姆勒卡车股份公司,未经戴姆勒卡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90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致动器
- 下一篇:用于运行驱动系以转速可变地驱动做功机械的方法和驱动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