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质和蛋白质的共无定形形式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80078804.5 申请日: 2017-12-22
公开(公告)号: CN110099696A 公开(公告)日: 2019-08-06
发明(设计)人: 贾亚·米什拉;亚当·博尔;蒂洛·贝格;科尔比尼安·洛布曼;托马斯·拉德斯;霍尔格·格罗甘茨;乔里特·沃特 申请(专利权)人: 哥本哈根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7/42 分类号: A61K47/42;A61K8/64;A61Q19/00;A61K9/20;A61K9/14
代理公司: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代理人: 钟海胜;张默
地址: 丹麦哥*** 国省代码: 丹麦;DK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无定形形式 蛋白质 兽医用组合物 制备 化妆品
【说明书】:

发明涉及物质和蛋白质的共无定形形式。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该共无定形形式的药物、化妆品或兽医用组合物,并涉及制备和使用该共无定形形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质和蛋白质的共无定形形式。本发明还涉及包含共无定形形式的组合物,例如药学、化妆品、兽医用、食品或膳食组合物,并且涉及制备和使用该共无定形形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口服递送是药物施用的优选方式,因为口服制剂生产成本低并且对患者方便。然而,水溶性差的结晶药物物质的口服制剂是制药工业的主要挑战,这是因为这些物质表现出差的溶解性和低溶出速率,导致生物利用度低并且治疗性能差。

先前已使用无定形制剂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将药物的结晶形式转化为其无定形对应物,药物物质的溶解性和溶出速率增加,从而改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功效(Hancock等人,Pharm.Res.17(2000)pp.397-404)。然而,无定形药物形式在物理上是不稳定的,并且在储存过程中倾向于重新结晶回到难溶的结晶形式(Laitinen等人,Int.J.Pharm.453(2013)pp.65-79)。因此,制药工业使对无定形药物形式稳定化的方法显得必要。值得注意的是,本领域需要新的赋形剂,其可以进一步改善共无定形制剂的稳定性和/或溶解性。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基于以下令人惊讶的发现:当蛋白质或肽,特别是天然肽或天然蛋白质用于产生难溶性物质(例如难溶性药物)的共无定形形式时,所得的无定形形式是物质和蛋白质在分子水平上结合的完全均质的单相体系。以这种方式,与没有任何蛋白质赋形剂的物质本身的无定形形式相比,水溶性和口服吸收得到改善。此外,与无定形形式的药物本身和物质与蛋白质的物理混合物相比,共无定形形式的物理稳定性也增加。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它可以利用在食品生产过程例如乳制品生产中作为副产品大量生产的廉价的蛋白质或蛋白质混合物。因此,本发明提供了物质和蛋白质的共无定形形式。但是,本发明背景下的关注点是药物物质。

药物物质的无定形形式以及药物物质的固体分散体是已知的。与这些形式相比,药物物质和蛋白质的共无定形形式具有改善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特征。当共无定形形式用于医学用途或化妆品用途时,蛋白质应该是生理学上可接受的并且没有任何有害的药理学作用。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质和蛋白质的共无定形形式,其中所述蛋白质选自乳清蛋白分离物、乳清蛋白水解物、大豆蛋白分离物、大豆蛋白水解物、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豆球蛋白、豌豆球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牛血清蛋白、卵白蛋白分离物、卵白蛋白水解物、卵蛋白分离物、卵清蛋白、卵粘蛋白、卵球蛋白、卵白素、卵类粘蛋白、卵转铁蛋白、酪蛋白、α-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乳铁蛋白、角蛋白、大米蛋白分离物、大米蛋白水解物、扁豆蛋白分离物、豌豆蛋白分离物、蚕豆蛋白分离物、鹰嘴豆蛋白分离物、蟋蟀蛋白、蚕蛹蛋白、南瓜籽蛋白、大麻蛋白、胶原蛋白和明胶。

以下蛋白质在所附实施例中以共无定形形式使用:蛋白质是乳清蛋白分离物、乳清蛋白水解物、大豆蛋白分离物、大豆蛋白水解物、肌红蛋白、溶菌酶、卵蛋白分离物、卵白蛋白分离物、卵白蛋白水解物、卵蛋白分离物、卵清蛋白、酪蛋白、α-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大米蛋白分离物、大米蛋白水解物和胶原蛋白。

水解物通常是购买的。它们可以通过将蛋白分离物暴露于高温和酶混合物中以使蛋白质变性并消化成几个氨基酸的小片段,从而制备。乳清蛋白水解物供应商在他们的网页上指出,他们使用酶将蛋白质消化成较小的片段,从而假设他们出于此目的使用酶混合物。

在本文的实施例中,仅使用两种单独的蛋白水解酶,即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这些酶存在于人胃肠道,研究是否通过这样的单独的酶的消化会对所得到的产物的性能具有影响。以这种方式,更容易基于被给定的酶切割的链来鉴定水解的影响。如果一起使用几种酶,则更难以确定对于购买的WPH而言由这些酶进行的消化的单独影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哥本哈根大学,未经哥本哈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88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