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同步装置的牙嵌式离合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70441.0 | 申请日: | 2017-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2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塞巴斯蒂安·吉尔;霍斯特·哈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23/04 | 分类号: | F16D23/04;F16D1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丁永凡 |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体 端齿部 同步环 牙嵌式离合器 第一离合器 碟形弹簧组 盘形离合器 离合器 碟形弹簧 同步装置 轴向支撑 锥形摩擦 摩擦面 屋顶式 爪形齿 齿部 环绕 | ||
在由两个设有端齿部的盘形离合器体组成的离合器中提出,所述端齿部构成为具有附加的屋顶式齿部的爪形齿部,并且在离合器体之间设置有碟形弹簧或碟形弹簧组,其轴向支撑在第一离合器体上和第二离合器体的同步环上,其中同步环与第二离合器体具有共同的摩擦面,尤其环绕的锥形摩擦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两个设有端齿部的盘形离合器体组成的离合器,该离合器具有用于在接合之前使离合器体转速一致的同步装置,其中离合器体彼此轴向间隔开,并且其中一个离合器体轴向上朝另一个离合器体可移动地设置,以便实现端齿部的接合。
背景技术
DE 10 2014 209 936 B3示出了一种用于使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或制动器的转速一致的同步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盘,其各自具有端齿部,其中所述盘轴向彼此间隔开,并且其中一个盘轴向上朝另一个盘可移动,以便实现端齿部的接合,其中至少一个盘与同步环抗扭地连接,所述盘可克服复位力相对于所述同步环轴向移动。同步环具有起动面,通过该起动面,当盘彼此相对移动时,所述同步环抵靠另一个盘的起动面运行。
DE 10 2014 209 936 B3的齿部设计为屋顶式齿部,即齿的齿面从齿根朝向齿顶汇聚。在这种端齿部中,待传递的扭矩产生大的轴向力分量,其将离合器盘彼此压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同步装置的设有端齿部的离合器,其在传递扭矩时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小的轴向力分量。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
本发明的一个特别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离合器具有构成为爪形齿部的端齿部,其中设有用于松开离合器的弹簧元件。爪形齿部附加地具有屋顶式齿部以简化爪形齿部的齿的啮合。爪形齿部的齿在平面图中基本上矩形地构成并且具有彼此平行或近似平行构成的齿面。这里,爪形齿部的齿可以具有底切。这意味着:齿面在轴向平行的方向上汇聚成楔形,使得齿根比齿顶窄。在齿面的这种构造中,即将出现的扭矩产生轴向力,该轴向力将离合器体拉向彼此。通过这种措施,确保了在扭矩传递期间离合器体的连接不能被松开。
在优选实施例中提出,齿面在轴向平行的方向上略微升高地构成,从而齿根比齿顶宽。通过这种措施,简化了在离合器闭合时端齿部的彼此啮合,并且可以毫无问题地松开离合器。离合器的升高的齿面角平坦地构成,使得仅产生非常少的轴向力分量,以至即使在大扭矩情况下用于闭合和保持闭合的离合器的调节力非常小。
为了产生用于松开离合器的复位力,设有至少一个碟形弹簧,优选为碟形弹簧组,其同轴地包围传动部件,例如轴,其中该轴作为用于碟形弹簧的内径的导向装置。碟形弹簧轴向支撑在离合器体上以及与其间隔开地设置在另一个离合器体上的同步环上。通过这种设置,以有利的方式在端齿部接合之前实现使离合器体的转速一致。在此,同步环借助于碟形弹簧移动,直到同步环与离合器体摩擦接触为止。为此目的,同步环和离合器体具有共同的摩擦面,优选环绕的锥形摩擦面。
在第二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碟形弹簧力,以有利的方式提出,在不需要更大的结构空间的情况下使用具有更大的直径的碟形弹簧或碟形弹簧组。为此目的提出,碟形弹簧以其外径支撑在传动部件的导向装置上,优选地支撑在容纳轴的壳体上。在这种设置中,碟形弹簧在端齿部之外同轴地包围离合器体。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其他有利设计方案。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并且将在下面进行描述。附图示出:
图1示出设有端齿部的牙嵌式离合器的立体图。
图2示出牙嵌式离合器的示意的剖面图。
图3示出具有设置在爪形齿部之外的碟形弹簧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0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