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解码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63959.1 | 申请日: | 2017-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5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赵寅;杨海涛;高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9/169 | 分类号: | H04N19/169;H04N19/9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张振;张欣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解码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编解码方法和装置,该解码方法包括:从码流中获取待解码图像中的编码树单元CTU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CTU进行划分后得到的CU的宽与高的比值所允许的取值范围;从所述码流中获取所述CTU的划分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划分信息将所述CTU划分为一个或多个CU,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CU的宽与高的比值在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所述取值范围内,所述多个CU互不重叠;对所述一个或多个CU进行解码,以得到所述一个或多个CU的重建像素。本申请能够在解码时根据该取值范围排除部分形状CU的划分,从而在码流中能够节省一些之前用于指示该部分CU划分方式的划分信息,从而节省码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编解码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编解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图像进行编码时,编码端通常将图像的编码树单元(Coding Tree Unit,CTU)划分成多个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并对多个CU进行编码。编码端在将CTU划分成多个CU时可以采用多种划分方式,例如,编码端可以按照四叉树(Quad-Tree,QT)、三叉树(Triple Tree,TT)以及二叉树(Binary Tree,BT)等划分类型中的一种或多种对CTU进行划分,另外,对于CTU划分后得到CU还可以继续进行划分,以得到更小的CU。因此,将CTU划分成多个CU时存在很多种不同的划分方式。编码端一般采用率失真优化算法从所有可能的划分方式中选择率失真代价最小的划分方式作为目标划分方式,进而按照目标划分方式对CTU进行划分,对CTU划分得到的CU进行编码,从而得到码流。
上述编码端在选择目标划分方式时,需要根据率失真优化算法尝试按照多种可行的划分方式进行编码并比较各种划分的率失真代价,从而得到最优划分;当可行的划分方式较多时,需要的计算量较大,编码端的运算复杂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编解码方法和编解码装置,以提高编解码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解码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码流中获取待解码图像中的编码树单元CTU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CTU进行划分后得到的CU的宽与高的比值所允许的取值范围;从所述码流中获取所述CTU的划分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划分信息将所述CTU划分为一个或多个CU,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CU的宽与高的比值在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的所述取值范围内,所述多个CU互不重叠;对所述一个或多个CU进行解码,以得到所述一个或多个CU的重建像素。
本申请中,通过在码流中获取对CTU进行划分后得到的CU的宽与高的比值的取值范围,能够在解码时根据该取值范围排除掉部分划分方式,从而在码流中能够节省一些之前用于指示该部分划分方式的划分信息,从而节省码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划分信息对所述CTU进行划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划分信息对所述CTU进行划分,得到一个或多个待处理的CU;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划分信息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待处理的CU中需要继续划分的第一CU进行划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划分信息包括划分类型和划分方向中的至少一个,当第一CU的划分方向唯一时,所述划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CU的划分类型而不包括所述第一CU的划分方向;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划分信息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待处理的CU中需要继续划分的第一CU进行划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CU的划分类型,对所述第一CU进行划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CU的划分方向唯一包括:所述第一CU的宽高比等于第一预置值,其中,所述第一预置值为预置的对所述CTU进行划分后得到的CU的宽与高的比值所允许取的最大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CU的划分方向唯一包括:所述第一CU的宽高比等于第二预置值,其中,所述第二预置值为预置的对所述CTU进行划分后得到的CU的宽与高的比值所允许取的最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3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