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体、燃料电池用电极、膜电极组件以及包含该组件的燃料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59813.X | 申请日: | 2017-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9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金埈永;李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1J21/18 | 分类号: | B01J21/18;C01B32/20;H01M8/1004;H01M4/92;B01J37/08;H01M8/10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结晶性 石墨化碳载体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用电 膜电极组件 石墨化层 电化学活性 表面键合 碳粒子 | ||
1.一种高结晶性石墨化碳载体,其特征在于,
包含具有高结晶性石墨化层的碳粒子,
所述高结晶性石墨化层包含在其表面键合的官能团,
所述官能团包含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Ar-(R)n
在所述化学式1中,所述Ar为亚烷基或者亚芳基,
所述R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者包含选自氮、硫以及它们的混合中的任意一种杂原子的取代基,
所述n为1至20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结晶性石墨化碳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官能团在所述高结晶性石墨的表面上的表面覆盖率(surface coverage)为0.5×10-10至1.0×10-8mol/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结晶性石墨化碳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官能团的掺杂浓度(doping level)为0.7至15.0at%,N/C或者S/C比率为0.005至0.5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结晶性石墨化碳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学式1包含由下述化学式2表示的芳烃,
化学式2:
在所述化学式2中,所述R1至R5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者包含选自氮、硫以及它们的混合中的任意一种杂原子的取代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结晶性石墨化碳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R1至R5中的至少一个包含选自CN、SH以及NH2中的任意一种取代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结晶性石墨化碳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结晶性石墨化碳载体的通过利用514nm波长激光的拉曼光谱分析法来获得的在1335cm-1至1365cm-1下的D带的最大峰面积与在1570cm-1至1600cm-1下的G带的最大峰面积之比为0.1至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结晶性石墨化碳载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高结晶性石墨化碳载体的X线衍射光谱中,相对于(002)面的峰出现在布拉格(Bragg)2θ角为26°±0.5°处,相对于所述(002)面的峰的半峰全宽(FWHM)为0.1°至0.8°。
8.一种高结晶性石墨化碳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碳粒子施加分阶段热处理过程,以形成高结晶性石墨化层;以及
使所述高结晶性石墨化层与官能团被取代的重氮盐进行偶合反应,以将有机官能团引入到所述高结晶性石墨化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结晶性石墨化碳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阶段热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使碳粒子以3至10℃/分钟的速度升温至900至1000℃,并保持5至30分钟;
第二步骤,从所述900至1000℃以2至5℃/分钟的速度升温至1800至1900℃,并保持5至30分钟;以及
第三步骤,从所述1800至1900℃以1至3℃/分钟的速度升温至2000至3000℃,并保持10分钟至2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结晶性石墨化碳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官能团被取代的重氮盐包含由下述化学式3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
在所述化学式3中,所述R1至R5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者包含选自氮、硫以及它们的混合中的任意一种杂原子的取代基,所述X为卤素阴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隆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可隆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98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色谱介质
- 下一篇:催化剂担载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