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多视图模式下显示图像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55360.3 | 申请日: | 2017-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1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林圣炫;金东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9/64 | 分类号: | H04N9/64;H04N9/73;H04N5/2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杨铁成;杨林森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视图模式 目标图像 输出模式 显示图像 调整图像 获取单元 视图模式 用户提供 校正 图像 曝光 输出 期望 转换 | ||
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多视图模式下显示图像的方法。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使用被转换为在多个输出模式中的期望输出模式下输出的目标图像来调整图像获取单元的曝光时间;以及显示根据调整而获取的目标图像。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向用户提供被校正为适合于特定视图模式的图像。
技术领域
实施方式涉及在多视图模式下显示图像的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用于环视监视(AVM)的多视图模式下显示由至少一个图像获取单元获取的图像和使用该图像生成的环视图图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由于车辆数量的增加和交通量的增加而使得交通事故的快速增加已成为社会问题,已经进行了对能够预防事故的驾驶员辅助系统的研究。驾驶员辅助系统是指为了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在驾驶或停车期间辅助驾驶员的系统。
驾驶员辅助系统基本上包括用于提供图像信息使得驾驶员在坐在驾驶员座位上的状态下掌握车辆的外部情况的设备。另外,用于提供图像信息的设备包括摄像机。
为了向驾驶员提供图像信息,可以在车辆外部设置沿各个方向定向的多个摄像机。当由摄像机获取的图像被提供给驾驶员时,可以根据各种视图模式不同地转换所获取的图像并且将其提供给驾驶员。
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倾向于不基于根据在能够由驾驶员在视觉上确认的显示屏幕上显示的视图模式的图像来校正所提供的图像。这样的倾向也可以在用于环视监视(AVM)系统的图像中找到。
近来,为了安装多个摄像机以向驾驶员提供车辆的周围的情况,已经在积极地研究环视监视系统。德国和日本的几家汽车公司已经开发并启动了环视监控系统。近年来,使用安装在其中的多个摄像机向驾驶员提供鸟瞰视图的系统已成为主流。
环视监控系统可以使用由有限数目的摄像机获取的图像通过用于提供图像信息的设备以360度的视角生成显示对象(例如,车辆)的周围环境的图像。此时,摄像机中安装的透镜可以是鱼眼透镜或与其类似的广角透镜以获得宽视角。然而,由透镜获取的图像与基于人类视觉的图像不同,并且与安装在车辆上的摄像机透镜的方向相比最终要输出的图像是顶视图像。因此,由多个摄像机获取的图像需要经历各种形式的图像信号处理。
这样的一系列处理是必要的,因为摄像机不能安装在车辆上使得在前面捕获车辆顶部的图像。
图1和图2示出了基于相关技术的图像。
参照图1和图2,图1的图像是由安装在车辆右侧的摄像机获取的图像,以及图2的图像是包括左图像的环视图像。由于车辆阴影而引起的暗区域与由于图1的图像中的照明而引起的亮区域的比率与环视图像的比率不同。因此,由于因照明而引起的亮区域的亮度饱和,因此白光出现在图2的图像中。这是基于图1的图像调整曝光或白平衡的结果。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方式提供了将在特定视图模式下显示的图像校正为在对应的视图模式下适当地显示并且在对应的视图模式下显示校正后的图像的方法。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实施方式的在使用由至少一个摄像机获取的图像根据多个模式显示目标图像的方法中的图像处理方法,该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当第一模式被改变成第二模式时将输出图像从第一模式的第一目标图像改变为第二模式的第二目标图像以输出第二模式的第二目标图像;以及基于第二目标图像调整第二目标图像的亮度。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支持多个模式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确定是否对应于用户输入来转换或拼接至少一个接收图像并且根据是否转换或拼接至少一个接收图像来转换或拼接至少一个接收图像来输出目标图像;从目标图像中提取亮度信息;以及将与亮度信息对应的调整值应用于至少一个图像的转换或拼接。
另外,支持多个模式的图像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目标图像来调整至少一个摄像机设备的曝光时间,并且调整值可以根据亮度信息和曝光时间被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53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