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处理的具有多个加热元件的可电加热的蜂窝状本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46325.5 | 申请日: | 2017-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3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P·希尔特;C·帕布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027 | 分类号: | F01N3/027;F01N3/20;F01N3/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 地址: | 德国汉诺威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处理 具有 加热 元件 蜂窝状 本体 | ||
1.一种蜂窝状本体(1),气体能够流经该蜂窝状本体、沿流动方向(S)从第一端面(8)流动至第二端面(9),该蜂窝状本体由至少部分结构化的片材金属层(2,3)构造,这些片材金属层彼此上下分层放置并且彼此盘绕,并且形成透气通道(4),其中,这些片材金属层(2,3)中的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长形的电加热元件(11,12)替代,这些电加热元件沿流动方向平行地且彼此前后具有间距地安排、并且横向于流动方向地延伸,其中,
该蜂窝状本体(1)由交替安排的平滑片材金属层(2)和波纹状片材金属层(3)彼此相互缠绕地构造,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平滑片材金属层(2)由加热元件(11,12)替代。
2.一种蜂窝状本体(1),气体能够流经该蜂窝状本体、沿流动方向(S)从第一端面(8)流动至第二端面(9),该蜂窝状本体由至少部分结构化的片材金属层(2,3)构造,这些片材金属层彼此上下分层放置并且彼此盘绕,并且形成透气通道(4),其中,这些片材金属层(2,3)中的至少一个由至少两个长形的电加热元件(11,12)替代,这些电加热元件沿流动方向平行地且彼此前后具有间距地安排、并且横向于流动方向地延伸,其中,该蜂窝状本体(1)由交替安排的平滑片材金属层(2)和波纹状片材金属层(3)彼此相互缠绕地构造,并且其中,至少一个波纹状片材金属层(3)由加热元件(11,12)替代。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蜂窝状本体(1),其中,这些加热元件(11,12)是加热导体(14),这些加热导体带有金属套(16),该金属套以电绝缘的方式包围这些加热导体。
4.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蜂窝状本体(1),其中,这些加热元件(11,12)具有圆形或扁平的截面(Q)。
5.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蜂窝状本体(1),其中,这些电加热元件(11,12)具有0.02mm2至3mm2的导电截面(q)。
6.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蜂窝状本体(1),其中,这些加热元件(11,12)被设计成用于24V至48V的工作电压,并且能够共同接收500W至5000W的电功率。
7.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蜂窝状本体(1),其中,在这些片材金属层(2,3)中,存在开口(5)和/或导流元件(6),这些开口和/或导流元件能够将气体甚至转移到该蜂窝状本体(1)的、至少部分被这些加热元件(11,12)阻挡的区域(7)中,并且能够将气体转移到所述区域之外。
8.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蜂窝状本体(1),其中,在该蜂窝状本体(1)中存在至少三个加热元件(11,12,13),这些加热元件在该流动方向(S)上具有彼此不同的间距(A1,A1)。
9.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蜂窝状本体(1),其中,这些片材金属层(2,3)通过由连接技术产生的连接(19)、至少在局部区域彼此连接和/或连接至这些加热元件(1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63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