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磨损试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44560.9 | 申请日: | 2017-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7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康彦;小关秀峰;古谷匡;小畑克洋;本多史明;牧山高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B21D22/00;B21D22/20;B21J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成海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磨损试验装置 工件保持机构 加热机构 磨损状态 旋转机构 旋转自由 非接触 加热 | ||
一种磨损试验装置,其是测定工件的磨损状态的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持前述工件的工件保持机构;相对于前述工件反复进行接触及非接触的接触夹具;旋转自由地保持前述接触夹具的旋转机构;和间歇地加热前述接触夹具的端部的加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损试验装置,特别涉及用于测定与用于加热了的金属的成形加工的金属模具的反复使用相伴的磨损状态的磨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加热了的金属材料的冲压加工、锻造加工中,通过将被加工的金属材料夹入被上下配置的金属模具之间地施加大的加压力,使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来进行加工。
在这样的加工中,金属模具直接与金属材料接触,并且在金属模具和金属材料之间因大的加压力而产生反复的滑动变形。
此时,因为在金属模具与被加热的金属材料之间产生磨损,所以若因该磨损造成的模具损伤大,则产生金属模具的破裂等,金属模具的寿命变短。
例如,已知下述的方法,即,为了延长锻造加工中的金属模具的寿命,向工件和金属模具之间供给润滑剂,使用模拟了实际锻造加工状态的试验装置对进行了规定的反复次数的加工后的润滑剂及金属模具的材料进行评价(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已知下述的方法,即,使用模拟了实际的锻造加工状态的试验装置,通过变更金属模具形状,实施使锻造加工时的应力负荷量变化了的反复的磨损试验,预测及评价因金属模具的磨损等造成的损伤(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006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236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7-5133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及2中记载的方法,因为均使用模拟了实际的锻造加工状态的试验装置进行用于评价的数据取得,所以可进行模拟的锻造加工中的工件及金属模具的材质及形状或加压力、加压速度等锻造条件下的金属模具的磨损评价。
然而,在任意的文献的评价方法中,因为都是评价与工件的实际的形状相应的金属模具的局部的磨损状态,所以若被锻造的工件的材料、形状等规格变更,则与之相伴地用于锻造加工的金属模具的材质、形状的组合变得庞大,存在准备用于其试验的金属模具需要用于金属模具的加工的巨大的费用、时间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2记载的方法中,不能进行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胶着、烧结这样的磨损形态的评价。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使用可位移的旋转体的摩擦试验方法。
但是,在这些任意一篇专利文献中,关于可进行在超过常温的规定温度下的摩擦试验的方法,既没有公开也没有给出启示。另外,在假设将试验环境整体加热了时,需要大量的加热能量,并且摩擦试验装置整体高热化,产生不能维持试验装置的稳定工作这样的新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制作模拟了实际的加工状态的金属模具,能使用简易的结构进行被加热了的金属和金属模具材料的磨损状态的评价的磨损试验装置。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基于本发明的摩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持前述工件的工件保持机构;相对于前述工件反复进行接触及非接触的接触夹具;旋转自由地保持前述接触夹具的旋转机构;和间歇地加热前述接触夹具的端部的加热机构。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45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