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连通器的地热井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37749.5 | 申请日: | 2017-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6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奥雷利奥·普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贝托·德·卢卡;奥雷利奥·普奇 |
| 主分类号: | F24T10/17 | 分类号: | F24T10/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瑞朋;胡彬 |
| 地址: | 意大利格***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部管道 外部管道 流体压力 地热井 连通器 入口泵 振荡 热用户装置 自动安全阀 流体循环 远侧端部 专用软件 接合 过压力 监控井 间隔件 金属杆 流入物 致动器 传感器 流体 套环 同轴 凸缘 微震 传送 驱动 检测 | ||
1.一种具有连通器的地热井,其适于将地球底土的最深岩石层的内源热量传送到特别引入到在地面水平高度以下竖直延伸的管道内部的流体;所述管道还适于在所述流体达到期望温度时提取所述流体,并且所述流体适于朝向适于利用所述热量作为能源的适合的热交换器和/或蒸汽发生器输送;所述地热井的特征在于其至少由以下构成:
A)内部管道(20),其适于从入口泵(40)传送所述流体的流入物(41)直到由所述井的深度确定的水平高度;
B)至少一个入口泵(40),其布置在所述内部管道(20)的入口处,适于调节流体循环压力;
C)外部管道(10),其与所述内部管道(20)同轴,所述外部管道具有的直径适于允许所述流体的流出物(51)从所述井的远侧端部向上上升,直到其被输送到任何一个热用户装置中;所述井的远侧端部是在所述流体与围绕所述外部管道(10)的壁的岩石层的内源热量之间发生热交换的位置;
D)至少一个凸缘(24),其布置在所述内部管道(20)的外表面处;适于接合在至少一个圆形金属套环(15)上方;所述套环(15)借助于多个间隔件(14)连接到所述外部管道(10)的内表面,所述间隔件从所述外部管道(10)的内表面在线性路径之后会聚到所述套环(15)上;所述间隔件(14)优选地以等于三的数量存在,并且由任何一种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的普通杆或板构成;所述凸缘(24)与所述套环(15)的接合适于为所述井提供结构支撑,以确保所述外部管道(10)与所述内部管道(20)之间的对中,并且适于防止所述内部管道(20)与所述外部管道之间的过度振荡(10);
E)至少一个自动安全阀(70),其布置在所述外部管道(10)的近侧端部处,适于可逆地且自动地启用,以便防止循环流体的过压力;
F)多个检测传感器(60),其适于将源自所述循环流体的压力的关于所述外部管道(10)和所述内部管道(20)的振荡的信息传送到专用软件;
G)至少一个驱动调节阀(71),其适于在普通专用软件的命令下可逆地启用,用于减缓由所述检测传感器(60)检测到的过度振荡;
H)至少一个普通专用软件,其适于通过监控所述井内的流体循环并通过接收来自所述检测传感器(60)的输入数据,并且可能地通过在所述入口泵(40)上和所述驱动调节阀(71)上操作以使与所述内部管道(20)和所述外部管道(10)的振荡有关的参数回到预定的阈值内来确保所述设备的安全;所述普通专用软件还适于可逆地致动多个致动器,所述致动器由普通电机和/或同步电机和/或流量调节阀构成,适于减缓振荡并防止微震的可能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连通器的地热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管道(10)由多个模块化元件(11)构成,每个模块化元件由普通的圆柱形中空曼内斯曼管构成,设置有布置在所述模块化元件(11)的上端和下端处的一对螺纹部段(12-12’),所述螺纹部段(12-12’)适于允许每个模块化元件(11)与随后的模块化元件(11)稳定且可逆的旋拧和固定,直到获得用于所述外部管道(10)的期望深度;所述外部管道(10)的特征在于末端元件,所述末端元件适于表示所述管道的远侧端部,并且安装在由所述井在最后一个模块化元件(11)之后所达到的最大深度处,所述末端元件由在上端处设置有螺纹部段(12)并且在下远侧端部处设置有封闭盖(13)的筒状体构成;所述封闭盖(13)适于防止流体从所述外部管道(10)流出及随后发生的散入地面。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连通器的地热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管道(20)由多个模块化元件(21)构成,每个模块化元件由普通的圆柱形中空曼内斯曼管构成,设置有布置在所述模块化元件(21)的上端和下端处的一对螺纹部段(22-22’),所述螺纹部段(22-22’)适于允许每个模块化元件(21)与后续模块化元件(21)稳定且可逆的旋拧和固定,直到获得用于所述内部管道(20)的期望深度;所述内部管道(20)的特征在于末端元件,所述末端元件适于安装在最深处布置的模块化元件(21)之后,所述末端元件由在上端处设置有螺纹部段(22)且在下端处设置有自由端(23)的筒状体构成;所述自由端(23)适于允许所述流体从所述内部管道(20)流出到所述外部管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贝托·德·卢卡;奥雷利奥·普奇,未经翁贝托·德·卢卡;奥雷利奥·普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77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