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胎面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21801.8 | 申请日: | 2017-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3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B·克费;W·贾布尔;A·拉雷盖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永建 |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1.轮胎胎面(1),其包括预定用于与道路表面相接触的胎面表面,该胎面(1)具有至少一个当崭新时通向所述胎面的胎面表面(10)的主花纹沟(2),该主花纹沟(2)具有最大深度(P),该主花纹沟(2)包括多个第一花纹沟部分(21)和多个第二花纹沟部分(22),这些第一和第二花纹沟部分按照一第一花纹沟部分(21)后面跟着一第二花纹沟部分(22)的方式交替地布置,该胎面(1)的特征在于,每个第一花纹沟部分(21)具有随着磨损而减小的宽度,每个第一花纹沟部分(21)具有在崭新时的胎面表面上测得的第一表面最大宽度(L1)和在最大深度(P)处的第一底部最大宽度(L1’),在最大深度(P)处的第一底部最大宽度(L1’)小于第一表面最大宽度(L1),每个第二花纹沟部分(22)具有随着磨损而增大的宽度,每个第二花纹沟部分(22)具有在崭新时的胎面表面(10)上测得的第二表面最大宽度(L2)和在最大深度(P)处的第二底部最大宽度(L2’),第二表面最大宽度(L2)小于第二底部最大宽度(L2’),第一和第二花纹沟部分被布置成使得在主花纹沟(2)的整个长度上在由第一和第二花纹沟部分限定的体积之间形成空隙通路(3),该空隙通路(3)具有横截面,所述横截面的最大宽度位于主花纹沟(2)的最大深度(P)的30%和8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胎面,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花纹沟部分的宽度上的变化是连续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胎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胎面的厚度(E)的至少50%上,通过主花纹沟(2)在所述胎面表面(10)上形成的空隙的表面面积至少等于通过具有等于崭新时的胎面表面上的第一花纹沟部分(21)的第一表面最大宽度(L1)的宽度的连续花纹沟在胎面表面上形成的空隙的表面面积的40%并且最多等于其6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胎面,其特征在于,第一花纹沟部分(21)的第一底部最大宽度(L1’)是第二花纹沟部分(22)在崭新时的胎面表面处的第二表面最大宽度(L2)的至少五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胎面,其特征在于,第一花纹沟部分(21)的空隙体积与第二花纹沟部分(22)的空隙体积相同或几乎相同,在几乎相同的情况下,体积上的差异最多为最大体积的1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胎面,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花纹沟部分(21)和第二花纹沟部分(22)之间,在所述部分之间形成有连接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胎面,其特征在于,由多个第一花纹沟部分(21)和第二花纹沟部分(22)形成的主花纹沟(2)沿着两个拐角边缘与崭新时的胎面表面相交,这些拐角边缘具有相同且相对于在主花纹沟(2)的主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对称的几何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胎面,其特征在于,由多个第一花纹沟部分(21)和第二花纹沟部分(22)形成的主花纹沟(2)沿着两个拐角边缘与崭新时的胎面表面相交,这些拐角边缘具有在主花纹沟的主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偏移的几何形状。
9.用于重型车辆的轮胎,其设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胎面(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企业总公司,未经米其林企业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18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