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D-双氢苯甘氨酸邓钠盐用脱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907541.8 | 申请日: | 201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5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彭立增;孙彬;姬松涛;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27/40 | 分类号: | C07C227/40;C07C229/3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许静 |
| 地址: | 250102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过滤器 活性炭再生 精密过滤器 管路连接 连接管路 脱色装置 阀门 双氢苯甘氨酸邓钠盐 成品罐 出液口 进料口 排渣口 脱色罐 制备 本实用新型 管路及设备 活性炭用量 出口 节约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D‑双氢苯甘氨酸邓钠盐用脱色装置,包括脱色罐、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再生罐、精密过滤器和成品罐;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包括进料口、出液口和排渣口;所述脱色罐出口与活性炭过滤器进料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泵A和阀门A,阀门A位于泵A和活性炭过滤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液口与精密过滤器的进口通过管路连接,精密过滤器的出口与成品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排渣口与活性炭再生罐的进口连接;活性炭再生罐的出口与泵A通过管路连接且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B。该脱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管路及设备设计合理、节约活性炭用量以及节约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备D-双氢苯甘氨酸邓钠盐用脱色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原料、药品等化合物在制备过程中,根据规定对颜色进行处理,使化合物的颜色达到要求,然后对化合物进行后续处理,在D-双氢苯甘氨酸邓钠盐的制备过程中,颜色是D-双氢苯甘氨酸邓钠盐的性状特征之一,因此,如何有效脱色在D-双氢苯甘氨酸邓钠盐的制备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使用活性炭脱色过程中,由于活性炭的用量较少,因此,使用后的活性炭多数被丢弃,但是,在多批次的制备过程中,积少成多的活性炭用量也会导致活性炭的大量浪费以及脱色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D-双氢苯甘氨酸邓钠盐用脱色装置,具体为一种设有活性炭再生罐的脱色装置。该脱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管路及设备设计合理、节约活性炭用量以及节约成本的优点。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D-双氢苯甘氨酸邓钠盐用脱色装置,包括脱色罐、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再生罐、精密过滤器和成品罐;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包括进料口、出液口和排渣口;所述脱色罐出口与活性炭过滤器进料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泵A和阀门A,阀门A位于泵A和活性炭过滤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液口与精密过滤器的进口通过管路连接,精密过滤器的出口与成品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排渣口与活性炭再生罐的进口连接;活性炭再生罐的出口与泵A通过管路连接且连接管路上设有阀门B。
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外壁上设有振动器,振动器与电源电连接;振动器的振动作用,使活性炭过滤器滤板上的活性炭滤饼松散并沿活性炭再生罐的进口进入再生罐,具有节约人力、物力的优点。
所述活性炭过滤器为板式密闭过滤器。
所述活性炭再生罐罐体的中上部设有喷淋口,罐体中下部设有蒸汽口和出炭口,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与喷淋口连接。
所述活性炭再生罐的内部设有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活性炭再生罐,一方面可对脱色过程中使用的少量活性炭进行暂存,减少活性炭的浪费;另一方面将活性炭富集后进行再生,减少活性炭再生的成本;泵A的设置,既可以将脱色罐内的液体泵入活性炭过滤器,又可以将活性炭再生罐内再生后的活性炭泵入脱色罐内重复利用,具有减少泵的数量并对泵充分利用的优点,使管路系统简洁、美观;阀门A和阀门B的设置,可方便泵A设置管路与泵A的连通,具有节约管路使用量的优点;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色装置具有该脱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管路及设备设计合理、节约活性炭用量以及节约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脱色罐,2-活性炭过滤器,3-活性炭再生罐,4-精密过滤器,5-成品罐,6-振动器,7-进料口,8-出液口,9-排渣口,10-喷淋口,11-蒸汽口,12-出炭口,13-排污口,14-喷淋管,15-滤网,16-泵A,17-阀门A,18-阀门B。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75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甲酸甲酯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2-巯基吡啶制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