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化槽柔性装配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54213.6 | 申请日: | 2017-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8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高鸿林;黄丙庆;边群星;刘政;靖玉凯;邓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车同力达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郑宪常 |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装 检测线 总装 净化槽 上槽 下槽 柔性装配生产线 垂直布置 装配 伺服控制方式 板链输送线 本实用新型 辊道输送线 半封闭式 图像识别 直角过渡 独立型 产能 传动 辊筒 交叠 链线 中段 机器人 检测 | ||
1.一种净化槽柔性装配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净化槽下槽分装线(X10)、上槽分装线(S10)、总装检测线(A10),所述的下槽分装线(X10)位于总装检测线(A10)右前半段且与其垂直布置,所述的上槽分装线(S10)位于总装检测线(A10)中段且与其垂直布置,所述的下槽分装线(X10)与总装检测线(A10)、上槽分装线(S10)与总装检测线(A10)直角过渡段均为板链输送线(X11)和辊道输送线(A12)交叠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槽柔性装配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的总装检测线(A10)沿辊道输送线(A12)前进方向依次设有:将下槽体翻转180度上线的下槽翻转上线工位(A11);用于下槽体法兰面及内壁隔板沟槽均匀涂胶的下槽涂胶工位(A13);用于将人工组装的隔板组件自动移载插入下槽体的隔板组装插入工位(A14);下槽附件装配工位(A15);下槽检查工位(A16);用于将上槽体翻转上线、机器人涂胶及上槽体移载至下槽体上方组对的上槽涂胶及组对工位(A17);上下槽螺栓紧固工位(A18);上槽附件装配工位(A19);粘合剂固化工位(A20);注排水检查工位(A21);返修工位(A22);载体投入工位(A23);打包工位(A24);喷标识工位(A25);净化槽下线工位(A26);辊道输送线(A12)上设置有工位限位装置(X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槽柔性装配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槽分装线(X10)中段设有下槽分层工位,下槽分层工位(X13)包括电动液压升降台(X131)、设备底座(X132)、伺服横移机构(X133)、托举货叉(X134),设备底座(X132)横跨板链输送线(X11)两侧对称布置,电动液压升降台(X131)布置于板链输送线(X11)中间,所述的托举货叉(X134)与伺服横移机构(X133) 相连,伺服横移机构(X133)布置在两侧设备底座(X132)上,设备底座(X132)及电动液压升降台(X131)上设置有限位装置(X111),电动液压升降台(X131)与托举货叉(X134)配合实现下槽体的分层上线,上槽分层工位(S13)与其结构功能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化槽柔性装配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槽翻转上线工位(A11)包括设备基座(A111)、旋转框架(A112)、电动回转单元(A113)、集成辊筒输送功能的电动液压升降台(A114)、光电检测开关(A115)、限位装置(X111),所述的设备基座(A111)横跨于板链输送线(X11)及板链输送线(X11)正上方,所述的旋转框架(A112)包括X向变距机构(A1121)、Y向变距机构(A1122)、Z向夹紧单元(A1123),旋转框架(A112)夹住下槽体后与电动回转单元(A113)一同翻转后经电动液压升降台(A114)上线,所述的下槽翻转上线工位(A11)设有到位光电检测开关(A115)及限位装置(X1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化槽柔性装配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槽涂胶工位(A13)包括姿态纠正及定位装置(A131)、定量供胶系统(A132)、防爆机器人(A133)、胶型轨迹监控系统(A134)、空气净化处理装置(A135);所述的姿态纠正及定位装置(A131)布置于辊道输送线(A12)两侧,所述的防爆机器人(A133)布置于辊道输送线(A12)内侧,防爆机器人末端集成定量供胶系统(A132)、胶头及胶型轨迹监控系统(A134),自动实现下槽体涂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净化槽柔性装配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姿态纠正及定位装置(A131)包括第一变距缸(A1311)、第二变距缸(A1312)、滚动端头(A1313),滚动端头(A1313)固定在第一变距缸(A1311)末端,所述的第一变距缸(A1311)、滚动端头(A1313)固定在第二变距缸(A1312)的伸出杆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车同力达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车同力达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42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吊弦线全自动智能制造装备
- 下一篇:一种螺丝组件装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