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吉他音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20283.X | 申请日: | 2017-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0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梁快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慢手乐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D3/00 | 分类号: | G10D3/00;G10D1/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龙骨 音梁 音孔 交叉连接 吉他 本实用新型 对称设置 两端设置 上下边缘 内表面 音量 传导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吉他音梁结构,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内表面设有两个X型龙骨,所述两个X型龙骨对称设置在音孔的两侧,所述X型龙骨由两根龙骨交叉连接形成X型,所述X型龙骨中的龙骨均延伸到面板的上下两边缘;所述面板上设置有X型音梁,所述X型音梁设置在音孔的下部,所述X型音梁由两根音梁交叉连接而成,所述X型音梁中的四端分别与两个X型龙骨固定连接,所述X型音梁四端中的其中的两端设置在X型龙骨的龙骨交叉的位置。通过X型龙骨与面板的上下边缘连接,将面板的振幅传导到上中下各个空间,使面板振幅更均匀,扩大其音量及增强其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吉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吉他音梁结构。
背景技术
吉他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条弦,形状与提琴相似。吉他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蓝调、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视为主要乐器。而在古典音乐的领域里,吉他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吉他亦扮演着相当程度的陪衬角色,古典吉他与小提琴、钢琴并列为世界著名三大乐器;
吉他的发音原理是琴弦震动由琴码将振动传给面板,面板与琴身的共振压缩箱体里的空气振动产生声波,为了便于将振动声波传递到共振压缩箱,在面板的内表面设置有音梁,吉他的音梁结构可以使吉他的音色更好,不用的音梁结构,带来的音色、高音和低音都各不相同;
但现有吉他面板的内表面的音梁结构大多数是X型音梁,X型龙骨将面板的内表面分隔成上空间、下空间、左空间和右空间,其音梁结构大多集中在吉他面板内表面的下空间、左空间和右空间,如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1018894,在其上空间的振幅和传导都较小,吉他的产生的声波就小,自然而然其声音就小,而且琴弦给琴码一个向上的拉力,面板容易上端凹陷,下端产生凸起;
因此,亟需振幅均匀和稳定性强的一种新型的吉他音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吉他音梁结构,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内表面设有两个X型龙骨,所述两个X型龙骨对称设置在音孔的两侧,所述X型龙骨由两根龙骨交叉连接形成X型,所述X型龙骨中的龙骨均延伸到面板的上下两边缘;
所述面板上设置有X型音梁,所述X型音梁设置在音孔的下部,所述X型音梁由两根音梁交叉连接而成,所述X型音梁中的四端分别与两个X型龙骨固定连接,所述X型音梁四端中的其中的两端设置在X型龙骨的龙骨交叉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X型龙骨中的每一个的龙骨交叉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呈K字形,所述第一加强筋与X型音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X型音梁上设有三个第三加强筋,所述三个第三加强筋中的两个第三加强筋固定粘合在X型音梁与X型龙骨交叉连接的下端交叉位置,所述三个第三加强筋中的另一个第三加强筋固定粘合在X型音梁的两根音梁交叉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内表面还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X型音梁的下端,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X型龙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呈一字型,所述第二加强筋设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二加强筋设置在连接板两端的上表面,所述两个第二加强筋分别与两个X型龙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内表面还设有音孔板,所述音孔板设置在X型音梁的上端,所述音孔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与音孔的尺寸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音孔板设置为不规则六边型,所述音孔板的两侧角嵌设入X型龙骨与X型音梁连接而成的夹角内。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内表面还设有琴码加强板,所述琴码加强板设置在X型音梁的下端,所述琴码加强板设置为不规则六边型,所述琴码加强板的两侧角嵌设入X型龙骨与X型音梁连接而成的夹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慢手乐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慢手乐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02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