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孔桩保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90677.5 | 申请日: | 201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0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齐辉;刘吉福;魏贤华;黄腾;段军;李芃芃;袁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3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桩 钢筋笼 不透水层 封堵 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 软弱层 塑性环 内壁 混凝土 施工 浇筑混凝土 成型过程 软弱土层 施工过程 施工效率 水分影响 钢护筒 可压缩 密封环 再使用 振动锤 插装 成型 便利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孔桩保护结构,包括插装在钻孔桩内的钢筋笼、设置在钢筋笼和钻孔桩内壁之间的不透水层以及设置在不透水层下端的封堵部,所述封堵部套装在钢筋笼外,所述封堵部设有可压缩的塑性环,所述塑性环与钻孔桩内壁之间设有密封环。本钻孔桩保护结构采用钢筋笼外加设不透水层和封堵部的结构,可以根据软弱土层的厚度进行针对施工,十分便利;同时该不透水层可以有效阻止钢筋笼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软弱层外的水分影响混凝土的成型过程,保证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不必再使用振动锤插打钢护筒,施工效率高,节约了成本,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适合在超长软弱层施工的钻孔桩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孔桩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会遇到超厚软弱地层,此地层在钻孔过程中往往扩孔严重,后续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因此处孔径较大,造成混凝土极大浪费。常规的施工方法是在插打钢护筒时,直接将超过此类软弱层的钢护筒进行插装在钻孔桩内,在施工完后钢护筒也将成为桩基的一部分。一般的软弱层为20~30米,孔径有大有小,此时使用钢护筒进行防护保护,成本不会太大,同时也容易将钢护筒打入钻孔桩内,但是当软弱层埋深较深时,特别是在江河、海岸线或者泽地的地方进行施工时,所使用的钢护筒也将非常长,用钢量大,施工难度大,极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容易,保护性能优越的钻孔桩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钻孔桩保护结构,用于保护穿过软弱土层的钻孔桩内壁,包括插装在钻孔桩内的钢筋笼、设置在钢筋笼和钻孔桩内壁之间的不透水层以及设置在不透水层下端的封堵部,所述封堵部套装在钢筋笼外,所述封堵部设有可压缩的塑性环,所述塑性环与钻孔桩内壁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可封堵塑性环与钻孔桩内壁之间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塑性环设有上挡环和下挡环,所述密封环卡置在上挡环和下挡环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挡环的外径大于上挡环的外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不透水层为不透水膜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不透水层的外径大于塑性环的外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密封环为注浆膜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密封环为可充气的充气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钻孔桩保护结构采用钢筋笼外加设不透水层和封堵部的结构,可以根据软弱土层的厚度进行针对施工,十分便利;同时该不透水层可以有效阻止钢筋笼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软弱层外的水分影响混凝土的成型过程,保证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此外封堵部的设计可以有效封堵钻孔桩的下部,防止水分的上升,采用可以膨胀的密封环,便于将钢筋笼将不透水层和封堵部一同插入钻孔桩内,整个结构设计巧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不必再使用振动锤插打钢护筒,施工效率高,节约了成本,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适合在超长软弱层施工的钻孔桩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06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式混泥土桩
- 下一篇:一种钢筋笼穿管引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