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温孔清理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79975.4 | 申请日: | 2017-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3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红山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7/07 | 分类号: | E21B47/07;E21B37/00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蔡体慧;汤建武 |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清理工具 测温孔 套筒 本实用新型 圆周均匀分布 便于携带 上端开口 下端开口 上端 底端 刮槽 下端 省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理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测温孔清理工具,其包括连杆、清理柱和上端开口的清理套筒,连杆的上端和清理套筒的底端固定在一起,清理套筒的顶端固定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清理齿;连杆的下端和清理柱的顶端固定在一起,清理柱的前侧设有下端开口的刮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单独即可完成测温孔的整个清理流程,便于携带,而且操作快捷,具有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理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测温孔清理工具。
背景技术
超稠油井区的井口及管汇测温孔有相当一部分是裸露在室外的,由于风沙、雨雪等恶劣天气,使扬尘、砂石等杂质堆积在测温孔内。同时,雨雪也易造成测温孔内部生锈结垢,加之生产现场并没有测温孔专用清理工具,需要多个工具配合使用,携带不方便,而且工作人员清理测温孔耗时耗力,不能及时彻底地将测温孔清理干净。导致双金属温度计不能插入测温孔时,不能与测温孔底壁直接接触,无法反应出采出液的真实温度,影响了作业区注汽、焖开以及正常生产时温度的录取,使得蒸汽伴热、掺水集输的掺热量失真,最终影响处理站的脱水工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温孔清理工具,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测温孔纳垢后清理存在的工具携带不便、清理费时费力、作业效率较低、影响温度的录取和工艺参数的设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测温孔清理工具,包括连杆、清理柱和上端开口的清理套筒,连杆的上端和清理套筒的底端固定在一起,清理套筒的顶端固定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清理齿;连杆的下端和清理柱的顶端固定在一起,清理柱的前侧设有下端开口的刮槽。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清理套筒的底部可设有第一内螺纹孔,连杆顶端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内螺纹孔内。
上述清理柱顶端中部可设有第二内螺纹孔,连杆下端外侧通过螺纹安装孔固定安装在第二内螺纹孔内。
上述清理齿和清理套筒可为一体设置。
上述连杆、清理套筒和清理柱三者可为一体设置。
上述连杆中部外侧可固定有抓握环台。
上述抓握环台和连杆可为一体设置。
上述抓握环台外侧可设有呈交错状分布的防滑浅槽。
上述清理套筒上可设有至少一个呈间隔分布的透屑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单独即可完成测温孔的整个清理流程,便于携带,而且操作快捷,具有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的仰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连杆,2为清理柱,3为清理套筒,4为清理齿,5为抓握环台,6为防滑浅槽,7为透屑孔,8为刮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红山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克拉玛依红山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99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现场井控装置试压工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温深井干热地层的电子测斜测温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