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外板与外水切端盖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77717.2 | 申请日: | 2017-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4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祉;王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10/70 | 分类号: | B60J10/70;B60J10/76;B60J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杜国庆;李桂玲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水切 车门外板 端盖 端盖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 封堵板 衔接板 卡爪 车门 密封性要求 车门钣金 导向坡面 卡片导向 装配效率 安装孔 长面板 弹性板 短面板 拉紧力 上端 侧边 卡接 扣接 立起 平齐 坡面 贴合 凸起 止口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外板与外水切端盖连接结构,包括车门外板和外水切端盖,外水切端盖有一个由短面板和长面板组成的L形折弯板,L形折弯板一端有一个立起的封堵板,外水切端盖扣接在车门外板顶部衔接板的一侧端,外水切端盖的封堵板与车门外板侧边平齐,安装时,外水切端盖从车门外板顶部衔接板的上端通过卡爪导向坡面和卡片导向坡面插入,外水切端盖通过弹性板上设置有凸起的卡台卡入卡爪安装孔固定在车门外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安装位置准确,卡接牢靠,车门外水切端盖与车门外水切止口横向有足够的拉紧力,保证外水切安装后与车门钣金贴合良好,满足密封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外板与外水切端盖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技术不断进步,车门外水切作为整车密封件的一种,既起到装饰作用,又起到密封的作用。外水切端盖作为外水切装饰的一部分,可有效的降低外水切整体的加工难度及制造成本。车门外水切的装配主要有卡接和螺栓连接两种方式,卡接方式装配效率高,但定位性较螺栓连接差;螺栓连接方式定位好,但效率较卡接方式低。现有的卡接式外水切结构通过水切端盖上设计的卡爪与车门外板水切止口上设计的卡爪安装孔进行连接,车身纵向缺少定位,装配时无法准确定位,易造成反复装调问题及水切端盖处外观间隙不一致问题。现有的螺接式外水切结构通过螺钉将端盖上设计有镶嵌螺母的外水切与车门钣金安装孔进行连接,装配较为繁琐,效率差;螺钉与车门连接时易造成车门钣金划漆,螺钉外露打开车门后清晰可见,长时间后更会出现钣金及螺钉锈蚀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改进的一种车门外板与外水切端盖连接结构,以提高外水切装配效率及装配准确性,通过设计外水切端盖定位结构及安装结构来达到整车装配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门外板与外水切端盖连接结构,包括车门外板和外水切端盖,外水切端盖有一个由短面板和长面板组成的L形折弯板,L形折弯板一端有一个立起的封堵板,外水切端盖扣接在车门外板顶部衔接板的一侧端,外水切端盖的封堵板与车门外板侧边平齐,其中,外水切端盖在所述短面板(201)向下沿长面板设置有一个卡爪,卡爪包括有一个弹性板,弹性板在长面板内侧面可做弹性翘起,在弹性板上设置有凸起的卡台,弹性板面对长面板的面设置有卡爪导向坡面,所述长面板上在卡爪旁边的位置设置有一个长条形的卡片,卡片从短面板向下设置,卡片在长面板内侧面可做弹性翘起,卡片面对长面板的面设置有卡片导向坡面,在卡片与卡爪之间的长面板上设置有定位凸台,在所述车门外板上分别设置有对应卡台的卡爪安装孔、对应定位凸台的定位槽和对应卡片的外水切止口;安装时,外水切端盖从车门外板顶部衔接板的上端通过卡爪导向坡面和卡片导向坡面插入,外水切端盖通过弹性板上设置有凸起的卡台卡入卡爪安装孔固定在车门外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台是是上宽下窄的锥台形定位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外水切端盖面对所述弹性板的长面板上设置有一个窗口,窗口可以容纳弹性板上凸起的卡台。
进一步的,所述卡爪安装孔为长圆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安装位置准确,卡接牢靠。
2、本实用新型车门外水切端盖与车门外水切止口横向有足够的拉紧力,保证外水切安装后与车门钣金贴合良好,满足密封性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水切端盖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水切端盖结构轴侧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7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