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液氮为喷射动力的多功能消防车及混合喷射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72276.7 | 申请日: | 201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1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利;姬永兴;张亮;谢占坤;陶磊;杨鹤;段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A62C3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宝庆 |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 液氮 多功能消防车 雾化流体 灭火剂 本实用新型 水系灭火剂 电动阀门 供水接头 快速吸收 灭火救援 气化装置 体积扩大 液氮储罐 液氮喷射 液氮输送 大流量 大推力 消防炮 远射程 车体 管内 气化 射出 | ||
1.一种以液氮为喷射动力的多功能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液氮储罐(2)、液氮输送管路(9)、气化装置(15)、若干电动阀门、供水接头(12)、液氮喷射枪(13)、混合喷射炮(8);其中
液氮储罐(2)设置于车体(1)上;
液氮输送管路(9)至少设置两路,且
第一路液氮输送管路从液氮储罐(2)底部引出连接气化装置(15)后接入液氮储罐(2)顶部,
第二路液氮输送管路从液氮储罐(2)引出后分别接入液氮喷射枪(13)的输入端和混合喷射炮(8)的第一输入端;
混合喷射炮(8)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液氮喷嘴(8-4)、喷射管,
喷射管内腔按照“气-液”混合体的流动方向分为相连的收缩段(8-1)、扩散段(8-2)、增速段(8-3),
收缩段(8-1)内径逐步缩小,扩散段(8-2)内径随“气-液”混合体的流动方向逐渐增大,增速段(8-3)的内径与扩散段(8-2)中的最大内径相同,随流动方向保持内径不变,
液氮喷嘴(8-4)与第一输入端连接且位于收缩段(8-1)内的中线位置上,其出口与收缩段(8-1)的出口在同一平面上,
第二输入端的一端连接收缩段(8-1)另一端连接供水接头(12);
电动阀门位于液氮输送管路(9)和供水接头(12)的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气化装置(15)包括气化管(15-1)、若干散热翅片(15-2);其中
气化管(15-1)的进口与第一路液氮输送管路(9)连接,其出口通过液氮输送管路(9)与液氮储罐(2)顶部相通;
散热翅片(15-2)沿气化管(15-1)径向设置于气化管(15-1)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电动阀门包括设置于混合喷射炮(8)处的液氮输送管路上的第四电动阀门(14-4),通过第四电动阀门(14-4)控制液氮与水的混合比为1:2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液氮储罐(2)包括液氮储罐外壳(2-1)、液氮储罐内胆(2-2);其中
液氮储罐内胆(2-2)设置于液氮储罐外壳(2-1)内且两者之间设置间隙,
间隙内干燥且抽真空至0.001~0.005Pa,
液氮储罐内胆(2-2)外表面分层缠绕氧化锆箔层绝热材料(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该消防车还包括折叠臂架(3)和臂架转盘(7);其中
所述混合喷射炮(8)设置于折叠臂架(3)端头上,
臂架转盘(7)与折叠臂架(3)连接且在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折叠臂架(3)可作360°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液氮储罐(2)上设置压力传感器(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该消防车还包括设置于第三路液氮输送管路上的定值泄压阀门(1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电动阀门还包括
设置于第一路液氮输送管路上的第一电动阀门(14-1),
设置于液氮喷射枪(13)处液氮输送管路上的第二电动阀门(14-2),
设置于供水接头(12)的管路上的第三电动阀门(14-3)。
9.一种混合喷射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液氮喷嘴(8-4)、喷射管,喷射管内腔按照“气-液”混合体的流动方向分为相连的收缩段(8-1)、扩散段(8-2)、增速段(8-3);
收缩段(8-1)内径逐步缩小,
扩散段(8-2)内径随“气-液”混合体的流动方向逐渐增大,
增速段(8-3)的内径与扩散段(8-2)中的最大内径相同且随流动方向保持内径不变,
液氮喷嘴(8-4)与第一输入端连接且位于收缩段(8-1)内的中线位置上,其出口与收缩段(8-1)的出口在同一平面上,
第二输入端的一端连接收缩段(8-1)另一端连接供水接头(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22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器人车体之间的连接组件
- 下一篇:多功能消防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