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双面研磨机下盘部件的升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29732.X | 申请日: | 201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9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伏勇;曾旭东;王安全;张伟;黄长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飞隆劳尔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37/34 | 分类号: | B24B37/34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邵会昌;赵云 |
| 地址: | 650114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盘 双面研磨机 升降机构 太阳轮 齿圈 本实用新型 升降部件 升降 减速器 滚珠丝杆组 部件磨损 驱动部件 设备寿命 生产效率 伺服电机 太阳轮齿 有效地 减小 锁紧 原齿 磨损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双面研磨机下盘部件的升降机构,主要用于双面研磨机下盘部件的齿圈和太阳轮的升降机构。主要技术方案:机构包含驱动部件、主动升降部件、从动升降部件,通过一个伺服电机及减速器实现三组滚珠丝杆组同时转动,带动相关机构同时工作,实现下盘部件的齿圈和太阳轮平稳高精度的升降。本实用新型试用证明:从根本上克服了原齿圈和太阳轮升降精确度低、齿圈和太阳轮齿高度的某一部位被磨损严重及下盘难以锁紧的现象,达到有效地保障工件质量,使下盘部件磨损明显减小,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升降机构,具体是用于双面研磨机下盘部件的齿圈和太阳轮的升降机构,在双面研磨机下盘部件处于大载荷情况下对齿圈和太阳轮进行精确升降。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光学产品制造行业中,一般所用的双面研磨机(见图1)其包含上盘部件A、下盘部件B等组成,工作时除了上盘、下盘旋转外,还有安装工件的薄圆盘夹具E(见图8),薄圆盘夹具的齿轮与齿圈C和太阳轮D的齿轮啮合(薄圆盘夹具的齿轮的高度较低约0.5mm见图2,齿圈C和太阳轮D的齿轮高度较高约30mm见图3),带动下盘A-1上的薄圆盘夹具E自转,实现对工件的双面研磨。机床下盘部件B的齿圈、太阳轮的升降动作多用气缸带动凸轮在相关机构上运动实现的,机床工作时,无法实现齿圈和太阳轮上下往复移动(移动距离在30mmn内,相当于齿圈和太阳轮的齿轮高度尺寸)。因为气缸带动凸轮将齿圈和太阳轮升到什么位置就定到什么位置,齿圈和太阳轮无法与薄圆盘夹具的薄齿轮上下均匀的配合,导致对齿圈和太阳轮齿高度的某一部位被薄圆盘夹具的齿轮严重磨损,使部件损坏或使设备寿命缩短。由于空气的压缩率变化,气缸的工作平稳性较差,不能达到稳定精确的升降效果,也对机床的加工精度产生严重的影响。因受气缸的体积和功率所限,机床下盘部件重量较重,下盘难以升起和升起后难以锁紧,有时工作中会出现齿圈、太阳轮突然下降,使工件无法生产,甚至造成工件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根据现有的双面研磨机下盘部件的齿圈和太阳轮升降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新的升降机构,来代替齿圈和太阳轮的升降结构,从根本上克服原齿圈和太阳轮升降精确度低、齿圈和太阳轮齿高度的某一部位被磨损严重及下盘难以锁紧的现象,达到有效地保障工件质量,使下盘部件磨损明显减小,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机构包含驱动部件、主动升降部件、从动升降部件,具体结构,由驱动部件的第一齿轮与主动升降部件的第二齿轮啮合,主动升降部件的第二齿轮与从动升降部件的第三齿轮及第四齿轮啮合,从动升降部件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通过螺钉连为一体并与第五齿轮啮合;所述的驱动部件,由伺服电机、减速器、第一齿轮组装而成;所述的主动升降部件,在滚珠丝杆上部配合安装滚珠丝杆套,盖板通过螺钉和滚珠丝杆套连接,通过螺钉与机床其它部件连接,在滚珠丝杆中部通过键与第二齿轮配合连接,接着装配带密封圈的压盖、深沟轴承、隔套、推力轴承及下垫块,在滚珠丝杆下部装配深沟轴承和螺母,通过两螺栓与机床其它部件连接;所述的从动升降部件,在拉杆上部装有限位螺母,中部装配第三齿轮并通过螺钉与第四齿轮连为一体,两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中心齿轮装配交叉滚子轴承,第四齿轮下方装配深沟轴承组,在拉杆的下部插入连接叉并用螺母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际应用证明:完全达到设计目的,1、双面研磨机下盘部件处于大载荷情况下对齿圈和太阳轮进行精确升降,升降精度控制在0.02mm以内,是原设备做不到的;2、机床下盘部件重量较重,加上工作时,上盘对下盘的压力可达2吨,齿圈和太阳轮依然能有效的升降锁紧,齿圈和太阳轮突然下降的现象得以杜绝;3、由于靠电机的正反旋转,实现齿圈和太阳轮上下往复作小距离的移动,使齿圈和太阳轮与薄圆盘夹具的齿轮上下均匀的配合,消除了齿圈和太阳轮齿高度的某一部位被磨损严重的现象;4、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使工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同时有利于设备部件的保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是双面研磨机的结构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飞隆劳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飞隆劳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297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机械研磨系统的基板装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抛光机定位机构用防爆气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