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沼气生物脱硫的反应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16030.8 | 申请日: | 2017-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2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太涛;高震;王塍磊;吴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B01D53/84;B01D53/52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陈广富;李海英 |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曝气 止回阀 压力表 沼气生物脱硫 本实用新型 反应器系统 自循环装置 排液装置 曝气支管 曝气装置 沉淀池 整流环 自循环 弯头 吸收塔 反应器壳体 空气压缩机 拆装方便 螺旋喷嘴 排液管线 曝气总管 三通接头 换热器 循环泵 排液 堵塞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沼气生物脱硫的反应器系统,包括反应器壳体、曝气装置、自循环装置及排液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曝气总管、第一曝气支管、第二曝气支管、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三通接头、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第一曝气执行机构、第二曝气执行机构、第一整流环及第二整流环;所述自循环装置包括换热器、循环泵、自循环管线、第三止回阀及螺旋喷嘴;所述排液装置包括排液管线及沉淀池。本实用新型结构灵活,拆装方便;双层曝气且整流循环,曝气效果好、效率高;自循环更加充分,温度更加适宜;排液先入沉淀池,避免了吸收塔堵塞及底部累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沼气生物脱硫领域,具体涉及沼气生物脱硫的反应器系统。
背景技术
沼气生物脱硫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处理沼气中硫化氢的技术,反应器是生物脱硫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单元。目前市场上的反应器存在以下缺点:
1.现反应器曝气装置都是整体结构,不方便后期的拆卸和安装。
2.现反应器内部曝气装置是单层曝气。由于国家运输部门规定,车辆运输的罐体直径不能超过2.4m;超过2.4m且不超过3m需要特殊申请;超过3m就很难运输。沼气处理现场距离制作场地很远,对罐体的直径就作出了限定;处理的沼气量较大时会导致曝气不足,影响了整体运行。
3.现反应器曝气装置没有整流环存在,液体循环不够均匀,处理起来效率低下。
4.液体自循环量少且温度控制性差,影响了反应器内部液体的自循环程度和温度适宜性。
5.现反应器液体出来后直接进入吸收塔,容易在吸收塔造成气泡和硫单质累积。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沼气生物脱硫的反应器系统。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反应器壳体、曝气装置、自循环装置及排液装置;所述反应器壳体的顶部设有自循环进液接头,上部设有溢流口,中部设有补液口、进液口及自循环出液接头,中下部设有第一曝气接头及第二曝气接头,下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曝气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曝气总管、第一曝气支管、第二曝气支管、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三通接头、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第一曝气执行机构、第二曝气执行机构、第一整流环及第二整流环;所述曝气总管的一端连接空气压缩机、另一端连接三通接头;所述第一曝气支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弯头与三通接头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曝气接头、管路上安装第一止回阀及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二曝气支管的一端通过第二弯头与三通接头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二曝气接头、管路上安装第二止回阀及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一曝气执行机构位于反应器壳体的内腔曝气上层区域,其进气端连接第一曝气接头、周围安装第一整流环;所述第二曝气执行机构位于反应器壳体的内腔曝气下层区域,其进气端连接第二曝气接头、周围安装第二整流环;所述自循环装置包括换热器、循环泵、自循环管线、第三止回阀及螺旋喷嘴;所述自循环管线的一端连接自循环出液接头、另一端连接自循环进液接头、管路上安装换热器、循环泵及第三止回阀;所述螺旋喷嘴包括接头部及螺旋部,接头部连接自循环进液接头,螺旋部向下伸入反应器壳体的内腔;所述排液装置包括排液管线及沉淀池,排液管线的一端连接排液口、另一端插入沉淀池。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优化为:
所述第一曝气执行机构、第二曝气执行机构均包括布气管道及安装在布气管道上的曝气器。
所述曝气器采用微孔曝气盘。
所述螺旋喷嘴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连接灵活,便于拆卸和安装。
2.采用双层曝气,在限定的直径下能满足更高的曝气要求。
3.通过设置整流环,内部液体得以整流循环,使曝气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6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化天然气工厂槽车尾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沼气生物脱硫系统的沉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