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试管开盖机的排盖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15041.4 | 申请日: | 2017-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3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波;王德正;马勇男;胡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龙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B7/16 | 分类号: | B67B7/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纳器 支架 驱动电机 转动杆 拨片 盖盒 本实用新型 盖机构 开盖机 试管 拨杆 医疗器械技术 工作效率高 试管盖 输出轴 操控 排出 拆除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试管开盖机的排盖机构,包括收纳器和接盖盒,所述接盖盒的前侧上方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收纳器固定连接,所述接盖盒的后侧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拨片,所述收纳器上设有与拨片相配合的拨杆,当拨杆与拨片接触后,收纳器处于打开状态。本实用新型结构精简、操控方便,能够快速将拆除的试管盖排出,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管开盖机的排盖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医疗行业,经常需要进行尿检、血样等检测,这些样品通常被存放在试管内,当需要检测时,首先要将试管进行脱盖处理,人工脱盖的速度慢,特别是当大量检测时,试管数量多,给检验操作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强度的同时,人工操作也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同时不适的气味、开盖后排序的错位、意外的污染都对尿管脱盖作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现在会采用试管开盖机自动将试管进行开盖处理。现有的试管开盖机中的排盖机构一般体积较大,所需的驱动机构多,维修不便,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高,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试管开盖机的排盖机构,结构精简、操控方便,能够快速将拆除的试管盖排出,工作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试管开盖机的排盖机构,包括收纳器和接盖盒,所述接盖盒的前侧上方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收纳器固定连接,所述接盖盒的后侧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拨片,所述收纳器上设有与拨片相配合的拨杆,当拨杆与拨片接触后,收纳器处于打开状态。
在正常状态下,收纳器与拨片分离,收纳器闭合,用来接收开机盖从试管上脱出的试管盖,当收纳器内的试管盖数量达到标准后,驱动电机正向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同时转动杆带动收纳器向拨片的方向转动,直至拨杆与拨片接触后,驱动电机进一步带动收纳器转动,此时拨片推动拨杆,使得拨杆带动收纳器打开,从而使收纳器内的试管盖掉落到接盖盒内,试管盖掉落完后,驱动电机反向转动,带动收纳器回到原始位置继续接收试管盖,从而完成一次排盖工作的循环。
作为优选,所述收纳器包括相对称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顶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外侧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拨杆的下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第二活动板的外侧中央。在正常状态下,即拨杆与拨片分离,第二活动板在自身重力和拨杆的重力下自由垂落,第二活动板的底端与第一活动板的底端相抵接,收纳器的底面闭合;当收纳器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向拨片方向转动,直至拨杆与拨片接触并进一步转动时,拨片对拨杆起到一个推动力,带动拨杆和第二活动板以销轴为圆心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活动板的底端与第一活动板的底端分离,收纳器的底面打开。
作为优选,所述拨杆与第二活动板平行设置。便于拨片推动拨杆从而使第二活动板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下端两侧均设有配重块。设置的配重块使得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在不受到外力的作用下,由于下方的配重块的重力,自然闭合。
作为优选,第一活动板上的配重块和第二活动板上的配重块之间设有拉簧。设置的拉簧进一步推动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自然闭合,使得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之间闭合时密封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外表面上均设有若干减重槽。设置的减重槽降低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重量,加强配重块对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龙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龙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5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