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食用油墨配料印刷一体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10182.7 | 申请日: | 2017-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5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陶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宝油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B41J2/21;B41J3/4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30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程序控制模块 可食用油墨 容纳腔 油墨 本实用新型 多向旋转 多向移动 一体设备 运行轨迹 印刷头 自动进料控制 多色印刷 基底形状 配料装置 一体装置 有效减少 有效实现 浮球阀 感应器 配料腔 油墨量 污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食用油墨配料印刷一体装置,包括程序控制模块、印刷腔、自动进料控制系统、不同种相油墨的分储容纳腔和配料装置;所述程序控制模块包括运行轨迹程序控制模块、印刷头和多向旋转部件,运行轨迹程序控制模块包括多向移动平台;印刷头为多个;不同种相油墨的分储容纳腔设有浮球阀和感应器,保证分储容纳腔中的油墨量。本实用新型通过选择集配料与印刷一体设备,可有效减少配料印刷的分离,实现多彩可食用油墨印刷;且不同种相油墨的分储容纳腔以及多个配料腔室分开,避免可食用油墨相互间的污染;此外选用多向旋转轴以及多向移动平台,不受基底形状的限制,可有效实现高速多色印刷,满足不同需求,提高印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可食用油墨配料印刷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绿色印刷、环保油墨的呼声渐高,它们逐渐成为印刷界的主题。可食性喷墨油墨是一种新型的水性绿色环保油墨,其原料全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具有可以食用的特点,可以直接在食品、药品表面以及此类产品的包装上进行喷墨印刷。目前国外对可食性喷墨油墨以及相应的喷印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初见端倪,而国内对于此类油墨的研究尚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开发适用于可食用油墨的设备对可食用油墨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现有技术中采用可食用油墨印刷装置较为单一,对基底要求严格,不能满足人们对高效印刷多色油墨的要求。此外,现有技术中通过旋转部件控制喷头一般只适应较小图案的印刷,无法满足各种基底的印刷,尤其是大型基底的印刷,且集配料、印刷一体的设备也较少严重限制了印刷效率。因此,开发并研究在满足不同面积基底的高效印刷多色可食性喷墨油墨印刷一体设备就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色高速可食用油墨大面积配料印刷一体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色高速可食用油墨大面积配料印刷一体设备包括程序控制模块、印刷腔、自动进料控制系统、不同种相油墨的分储容纳腔和配料装置;所述程序控制模块包括运行轨迹程序控制模块、印刷头和多向旋转部件,其中多向旋转部件与印刷头连接,以带动印刷头旋转;所述运行轨迹程序控制模块包括多向移动平台;所述自动进料控制系统包括进料控制阀和输料管;其中印刷头为多个;程序控制模块控制多个印刷头、多向旋转部件、多向移动平台以及进料控制阀的运行;不同种相变油墨的分储容纳腔包括多个用于储存不同种相可食用油墨;不同种相油墨的分储容纳腔与配料装置之间设置注料阀;所述不同种相油墨的分储容纳腔设有浮球阀和感应器;当所述浮球阀下沉时,感应器打开注料阀进行加料;当所述浮球阀上浮至顶时,感应器控制注料阀关闭;所述配料装置包括多个配料腔室,每一配料腔室与不同种相变油墨的分储容纳腔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多向移动平台包括X轴移动轨道、Y轴移动轨道和Z轴移动轨道。
具体地,所述多向旋转部件设置于多向移动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印刷头为三个,所述不同种相油墨的分储容纳腔为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印刷头共同或相互独立的作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选择集配料与印刷一体设备,可有效减少配料印刷分离的不便,且选择多个印刷头、不同种相油墨的分储容纳腔以及多个配料腔室,可实现多彩可食用油墨印刷,且不同种相油墨的分储容纳腔以及多个配料腔室分开,避免可食用油墨相互间的污染,且有效补充不同种相油墨的分储容纳腔的可食用油墨;此外选用多向旋转轴以及多向移动平台,不受基底形状的限制,可适应大面积基底印刷,可有效实现高速多色印刷,有效满足不同需求,提高印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宝油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宝油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0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 下一篇:再生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