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中框及使用该中框的模组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87140.6 | 申请日: | 2017-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7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明;傅世杰;李健铭;张钢钢;许守鹍;肖娟;王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恒生光电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2F1/1333;G02B6/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华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框体 塑胶件 本实用新型 显示面板 底框 模组结构 显示装置 凸起部 开口 长度方向间隔 不良现象 不易变形 部分固定 底部边缘 湿度影响 粘着性 固设 刮破 刮伤 上凸 粘附 变色 承载 老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中框,包括金属框体和若干个塑胶件;金属框体底部边缘朝内侧凸设有底框;底框上沿金属框体底部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塑胶件呈L型结构,塑胶件包括第一部分和连接于第一部分底端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上凸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嵌置于第一开口,第一部分固定于金属框体外侧,第二部分固定于底框底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模组结构。本实用新型在金属框体上固设塑胶件,金属框体不易变形,不会受气候温湿度影响,避免出现变色老化不良现象;胶在金属框体上的粘着性更好,显示面板能牢固地粘附在金属框体上;塑胶件的第一部分可承载显示面板,避免金属框体刮伤、蹭伤或刮破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的安装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中框及使用该中框的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中框作为显示装置的主要结构件,对内部光学部件起到固定和封装的作用,同时对显示面板起到承托固定作用。现有技术中,中框整体采用塑胶材质,存在下列弊端:
(1)容易受气候温湿度影响,出现变色老化现象,影响美观。
(2)显示面板通过胶与中框装配,由于胶与塑胶的粘着性差,显示面板容易开胶脱落。
(3)塑胶材质属于易变形材质,整体强度较弱,人工组装时不易摆放且受力容易变形;在加工过程中,易有熔接痕,影响外观。
(4)模具成本高,结构越轻薄,进胶点越多,对模具的要求也越高,相应的模具费用也越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中框,金属框体比塑胶材质的框体强度更强,不容易变形,也不会受气候温湿度影响,避免出现变色老化等不良现象;塑胶件的第一部分可以承载显示面板,避免金属框体刮伤、蹭伤或刮破显示面板。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中框,包括:
金属框体,所述金属框体底部边缘朝内侧凸设有底框;所述底框上沿所述金属框体底部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
若干个塑胶件,所述塑胶件呈L型结构,所述塑胶件包括第一部分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底端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上凸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嵌置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部分固定于所述金属框体外侧,所述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底框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框位于所述金属框体外侧的端面朝远离所述金属框体内侧的方向延伸并形成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嵌置于所述第一部分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框位于所述金属框体内侧的边缘朝远离所述金属框体顶部的方向延伸并形成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嵌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内。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框体底部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部分上凸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嵌置于所述第二开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框体为铁制或铝制框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如上任一所述中框的模组结构,其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承载于所述第一部分上;
背板,所述背板承载于所述底框上且位于所述金属框体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模组结构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金属框体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背板包括一个底板和四个限制所述导光板在其所在平面内运动的侧板;所述侧板由所述底板边缘朝所述金属框体外侧延伸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框体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至少一膜片。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恒生光电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恒生光电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87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