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轴向磁场电机驱动计算机硬盘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72262.8 | 申请日: | 2017-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7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邓秋玲;肖意南;柯梦卿;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11B5/48 | 分类号: | G11B5/48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 地址: | 4111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轴向 磁场 电机 驱动 计算机 硬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轴向磁场电机驱动计算机硬盘的装置,包括基座、驱动电机、磁头装置、硬盘机构,硬盘机构固定在基座上,硬盘机构包括A面硬盘和B面硬盘,A面硬盘和B面硬盘相对设置并固定为一个整体,所述A面硬盘和B面硬盘的内侧面均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形成容纳空间,驱动电机安装在容纳空间内,驱动电机为双边轴向磁场电机,驱动电机的两个转子分别与两个磁盘连接,A面硬盘和B面硬盘上分别设有一套磁头装置,基座上设有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边轴向磁场电机作为驱动,两个转子分别连接两个磁盘,并配有相对独立的两套磁头装置,能够根据使用的场合来选择硬盘的工作面,做到了信息的分区存储与读写,实现了物理隔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轴向磁场电机驱动计算机硬盘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电脑的迅猛发展,其硬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电脑厂商而言,硬盘驱动(HDD)的竞争焦点就是不断减小硬盘驱动的尺寸和增加其容量,在减小HDD尺寸和开发更簿的硬盘驱动电机的同时,外圈旋转的滚动轴承增多。一般轴承由于摩擦力和旋转时的轴振摆小,所以适用于高速、高精度、低力矩及低振荡的场合。为了使计算机硬盘驱动的数据速率更快,HDD轴电机的速度已经提高到10000r/min以上,此外在转子的质量,转动惯量和振动随盘数而增加。
计算机硬盘驱动电机的具体设计特点是高的启动转矩、有限的电流、低的振动和噪音、防污染和缩放问题。由于在不移动时,驱动电机开始工作需要一个高的起动转矩,即10到20倍的运行转矩。启动电流由计算机电源单元限制,反过来,大大地限制了启动转矩。AFPM无刷电动机可以比对应的径向磁场电动机产生高的起动转矩,另外的优点是零齿槽转矩,双转子单定子的轴向磁场电动机可以消除轴向的磁拉力。
目前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局势比较严峻,现阶段出现了很多防不胜防的病痛,例如出现的勒索病毒。数据的安全单纯依靠软件进行数据加密是不够的,提升硬件设备的安全保密性能,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信息安全,提升计算机设备的安全性能,在物理层面就实现信息的分区保管,做到重要信息数据完全物理隔离,不同重要程度的信息资料分硬盘保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好的使用轴向磁场电机驱动计算机硬盘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轴向磁场电机驱动计算机硬盘的装置,包括基座、驱动电机、磁头装置、硬盘机构,所述硬盘机构固定安装在基座上,硬盘机构包括A面硬盘和B面硬盘,A面硬盘和B面硬盘相对设置并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个整体,所述A面硬盘和B面硬盘的内侧面均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形成容纳空间,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驱动电机为双转子单定子结构的双边轴向磁场电机,驱动电机的两个转子分别通过轴与两个轮毂固定连接,两个轮毂上各设有一组磁盘,所述A面硬盘和B面硬盘上分别设有一套用于读写磁盘数据的磁头装置,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控制装置。
上述使用轴向磁场电机驱动计算机硬盘的装置,所述磁头装置包括音圈电机、传动轴、传动臂、磁头放大器和磁头,所述音圈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安装在基座上,音圈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一端连接,传动臂一端与传动轴另一端连接,传动臂另一端设有磁头放大器,所述磁头放置在磁盘上方并与磁头放大器连接。
上述使用轴向磁场电机驱动计算机硬盘的装置,所述A面硬盘和B面硬盘上均设有硬盘数据端口。
上述使用轴向磁场电机驱动计算机硬盘的装置,所述A面硬盘和B面硬盘上均设有电源接口,所述控制装置与电源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使用轴向磁场电机作为驱动,能够获得较大的启动转矩,使得硬盘的响应速度更快,由于轴向磁场电机形状扁平,对应的硬盘可以做得更加轻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722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