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饲料加工用新型干燥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64706.3 | 申请日: | 2017-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0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麦陈保;麦汝卫;周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1/14 | 分类号: | F26B11/14;F26B25/00;F26B25/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 地址: | 524036 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干燥机本体 干燥机 灭火箱 伸缩杆 水产饲料加工 本实用新型 烟雾报警器 伺服电机 后表面 搅拌棍 支撑杆 转动杆 毛刷 顶端设置 工作效率 烘干效率 加快干燥 嵌入安装 下方位置 一端设置 顶盖 保护盖 机本体 刮除 灭火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产饲料加工用新型干燥机,包括干燥机本体和伸缩杆,所述干燥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盖,且干燥机本体的后表面设置有灭火箱,所述干燥机本体的后表面靠近灭火箱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烟雾报警器,所述顶盖的顶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且转动杆的另一侧设置有搅拌棍,所述伸缩杆嵌入安装在支撑杆的内部,且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毛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灭火箱和烟雾报警器,能便于使用者对干燥机本体周围进行灭火,设置伺服电机和搅拌棍,能加快干燥机本体内部的烘干效率,提高了干燥机本体的工作效率,设置毛刷,能便于使用者对干燥机本体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饲料加工用新型干燥机。
背景技术
干燥机是一种利用热能降低物料水分的机械设备,用于对物体进行干燥操作,干燥机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挥发性液体成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湿含量的固体物料,干燥的目的是为了物料使用或进一步加工的需要,通过干燥机可以对水产饲料进行快速烘干,进而便于使用者进行加工处理。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干燥机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灭火箱和烟雾报警器,不能便于使用者对干燥机本体周围进行灭火,没有设置伺服电机和搅拌棍,不能加快干燥机本体内部的烘干效率,没有设置毛刷,不能便于使用者对干燥机本体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饲料加工用新型干燥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设置灭火箱和烟雾报警器,不能便于使用者对干燥机本体周围进行灭火,没有设置伺服电机和搅拌棍,不能加快干燥机本体内部的烘干效率,没有设置毛刷,不能便于使用者对干燥机本体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饲料加工用新型干燥机,包括干燥机本体和伸缩杆,所述干燥机本体的顶端设置有顶盖,且干燥机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干燥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盖,且干燥机本体的后表面设置有灭火箱,所述干燥机本体的后表面靠近灭火箱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烟雾报警器,所述顶盖的顶端设置有伺服电机,且顶盖的顶端靠近伺服电机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有料斗槽,所述料斗槽的一侧设置有圆筒,且料斗槽的底端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圆筒的顶端设置有风机,且圆筒的前表面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干燥机本体的内部靠近伺服电机底端位置处设置有转轴,且干燥机本体的内部靠近转轴底端位置处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且转动杆的另一侧设置有搅拌棍,所述伸缩杆嵌入安装在支撑杆的内部,且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毛刷,所述保护盖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灭火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喷嘴,且连接管的顶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烟雾报警器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上对应烟雾报警器和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烟雾报警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卡位凸起,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嵌入设置有圆孔,圆孔的直径大于卡位凸起的直径,且圆孔的数量不低于五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与转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转动杆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盖的前表面设置有密封圈,且保护盖与干燥机本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机本体的外部涂有耐腐蚀涂料,且干燥机本体与耐腐蚀涂料之间通过粘胶剂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灭火箱和烟雾报警器,能便于使用者对干燥机本体周围进行灭火,避免了干燥机本体周围火势较大导致仪器受损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周围仪器的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47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