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处理生物载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40527.6 | 申请日: | 201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5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米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企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连接杆 底部支架 水处理生物载体 顶部支架 生物载体 插入管 软纤维 焊接 本实用新型 河流 平行设置 破坏装置 纤维载体 固定杆 固定圈 框架型 通透性 缠绕 漂流 阻碍 掀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处理生物载体结构,包括顶部支架,顶部支架底部的四角均焊有相同的支架连接杆,且支架连接杆之间呈平行设置,支架连接杆的底部设有底部支架,且底部支架的四角与支架连接杆紧密焊接,底部支架底部的四角均设有相同的底部插入管,且底部插入管与底部支架紧密焊接,该生物载体结构,为框架型的设计,分别由顶部支架和底部支架构成,用支架连接杆进行连接,他们之间设有若干根生物载体固定杆,软纤维载体缠绕在纤维载体固定圈中,软纤维载体会顺着河流漂流,阻力较小,解决了以往水处理生物载体通透性差,阻碍河流通过,造成装置掀起,破坏装置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处理生物载体结构。
背景技术
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
目前市场中大部分的生物载体水处理技术,在通透性方面不够强,遇到大流经的河流时,会阻碍水的通过,会将整个装置掀起来,破坏了装置,而且现有的水处理都需要引入水处理厂,处理繁杂,处理时间长,处理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生物载体结构,解决了上述提到的目前市场中大部分的生物载体水处理技术,在通透性方面不够强,遇到大流经的河流时,会阻碍水的通过,会将整个装置掀起来,破坏了装置,而且现有的水处理都需要引入水处理厂,处理繁杂,处理时间长,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处理生物载体结构,包括顶部支架,所述顶部支架底部的四角均焊有相同的支架连接杆,且支架连接杆之间呈平行设置,所述支架连接杆的底部设有底部支架,且底部支架的四角与支架连接杆紧密焊接,所述底部支架底部的四角均设有相同的底部插入管,且底部插入管与底部支架紧密焊接,所述底部支架的内部设有三根支架杆,且支架杆贯穿设置于底部支架中并紧密焊接,所述支架杆的顶部设有三根生物载体固定杆,且生物载体固定杆底部与支架杆紧密焊接,所述生物载体固定杆的一侧设有三个固定圈嵌入口,且固定圈嵌入口嵌入设置于生物载体固定杆中。
优选的,所述固定圈嵌入口中均设有纤维载体固定圈,且纤维载体固定圈嵌入设置于固定圈嵌入口中。
优选的,所述纤维载体固定圈的内部设有纤维载体固定网,且纤维载体固定网交叉固定在纤维载体固定圈中。
优选的,所述纤维载体固定网上设有软纤维载体,且软纤维载体的一端与纤维载体固定网缠绕设置。
优选的,所述软纤维载体的外表面设有生物膜,且生物膜贯穿设置于软纤维载体表面。
优选的,所述底部插入管的底部设有固定盘,且固定盘与底部插入管紧密焊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插入钉,且插入钉与固定盘紧密焊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生物载体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企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企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0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臭氧催化氧化曝气滤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