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极片及高安全锂离子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39510.9 | 申请日: | 201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2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 发明(设计)人: | 郑照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64 | 分类号: | H01M4/64;H01M4/13;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侯峰 |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层 电极片 集流体 本实用新型 锂离子电池 高安全 电池 安全性能 两面涂覆 电性能 有效地 掉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极片,其包括集流体、活性层、涂层;所述活性层分别设置在集流体的上下两面;所述活性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涂层;还公开了一种高安全锂离子电池,通过本实用新型直接在集流体的两面涂覆活性层和涂层,能够有效地避免电极片掉粉,从而解决了电池微短和内短的问题,提高了电池的电性能和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片及高安全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在制作过程中,会因内部短路而造成良品率下降,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因内部短路引发热失控,造成事故。电池的微短路会极大地影响电池的性能,当这种电池与其它电池组成电池组时,也会危害整个电池组的性能。为了解决电池内部短路和微短路的问题,目前的方案是提高隔膜的质量,例如:将单层隔膜变为双层或三层,或者在隔膜上面涂覆陶瓷或PVDF。尽管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但没有解决极片掉粉的问题,极片在电解液的浸泡中会掉粉,粉尘游离到电解液中,进而穿过隔膜,造成微短或内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片及高安全锂离子电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极片,其包括集流体、活性层、涂层;所述活性层分别设置在集流体的上下两面;所述活性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涂层。
上述方案中,所述涂层采用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上述方案中,所述涂层的宽度大于活性层的宽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涂层的厚度为10μm-20μ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安全锂离子电池,其包括如上述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在集流体的两面涂覆活性层和涂层,能够有效地避免电极片掉粉,从而解决了电池微短和内短的问题,提高了电池的电性能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极片,如图1、2所示,其包括集流体1、活性层2、涂层3;所述活性层2分别设置在集流体1的上下两面;所述活性层2的外侧面上设置涂层3,通过涂层3防止电极片掉粉,进而避免造成电池内部短路和微短路的技术问题。
所述涂层3采用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所述涂层3的宽度大于活性层2的宽度。
所述涂层3的厚度为10μm-20μm,能够确保保护膜的力学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安全锂离子电池,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极片。
所述电极片包括正极电极片和/或负极电极片,当电极片的活性层为负极活性层时,该电极片为负极电极片,当电极片的活性层为正极活性层时,该电极片为正极电极片。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安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
步骤1:将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乳浊液涂布在辊压后的正负电极片的双面;
具体地,所述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乳浊液由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溶解在NMP中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95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
- 下一篇: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板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