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洞混凝土养护修补台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22213.3 | 申请日: | 2017-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0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成;何元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陈晖;戴玲 |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养护 喷管 车架 修补 本实用新型 隧洞混凝土 隧洞内壁 行走轮 增压泵 水箱 台车 喷头 混凝土表面 操作平台 管路连通 弧形弯管 行走驱动 周向布置 匹配 转动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洞混凝土养护修补台车,包括车架和设于车架上的增压泵、水箱和养护喷管,所述车架设有至少一层操作平台,所述养护喷管为与所述隧洞横截面相匹配的弧形弯管,所述养护喷管上设有多个周向布置且朝向所述隧洞内壁的喷头,所述车架底部设有行走轮和驱动行走轮转动的行走驱动,所述水箱、增压泵和养护喷管之间依次通过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全面的对隧洞内壁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同时兼具养护和修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洞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洞混凝土养护修补台车。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领域中,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所以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非常重要;然而混凝土浇筑后也会伴随着出现一些质量缺陷。一般隧洞混凝土浇筑后都是采用人工洒水养护,劳动强度较大,洒水养护不均匀,速度慢;而出现的质量缺陷一般都是采用搭设移动脚手架平台对缺陷进行处理,移动时需多人配合移动脚手架,劳动强度大,人工耗费多,效率低,安全风险高,无法保证混凝土后期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全面的对隧洞内壁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同时兼具养护和修补作用的隧洞混凝土养护修补台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洞混凝土养护修补台车,包括车架和设于车架上的增压泵、水箱和养护喷管,所述车架设有至少一层操作平台,所述养护喷管为与所述隧洞横截面相匹配的弧形弯管,所述养护喷管上设有多个周向布置且朝向所述隧洞内壁的喷头,所述车架底部设有行走轮和驱动行走轮转动的行走驱动,所述水箱、增压泵和养护喷管之间依次通过管路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车架包括底座和固设于底座上的四根立柱,所述增压泵、水箱及行走驱动设于底座上,所述行走轮设于底座下端,所述操作平台固定于四根立柱上,且至少有一根立柱上设有爬梯。
所述操作平台两端相对立柱向外延伸,所述车架还包括对操作平台延伸的两端进行加固的弧形加固杆,所述弧形加固杆形状与养护喷管的形状相同。
所述弧形加固杆设置为两根,分设于操作平台的两侧。
所述弧形加固杆与养护喷管之间设有加强筋。
所述喷头可转动的装设于养护喷管上。
所述操作平台包括钢板网走道和设于钢板网走道四周的防护栏杆。
所述水箱设有两组,两组水箱通过管路连通,其中一组水箱与增压泵和养护喷管之间连通。
所述行走驱动包括减速电机和相互啮合的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设于减速电机输出端,所述从动链轮设于行走轮的轮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隧洞混凝土养护修补台车,水箱中的水流经加压进入养护喷管中,通过喷头喷射至(隧洞内壁的)混凝土表面,达到养护作用;操作平台的设置,一方面,当喷头需要调节或出现问题,操作人员可以在操作平台进行操作,另一方便,台车在隧洞内行走过程中,如遇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人员在操作平台上进行修补,该隧洞混凝土养护修补台车,养护喷管外形与隧洞内壁相匹配,可以全面的对隧洞内壁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可同时兼具养护和修补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2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