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管机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18151.9 | 申请日: | 2017-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4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管益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7/05 | 分类号: | B23Q7/05;B23D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辊 下V型槽 下机架 自动上料装置 传送台 切割台 切管机 钢管 中间设置 传送 上V型槽 本实用新型 后支撑架 切割装置 电动机 安装孔 传动带 传动轮 平齐 双辊 切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管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下机架、后支撑架、下V型槽、上传送辊、下传送辊、传送电动机、传动带、传动轮、传送台、切割台等,所述下机架的一侧设置有切割台,切割台上设置有切割装置,下机架上设置有和切割台平齐的传送台,传送台的中间设置有下V型槽,下V型槽的中间设置有下传送辊,下传送辊的两端的下机架上设置有安装孔。本切管机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的上传送辊和下传送辊双辊传送,使得钢管的位置移动调整效果更好,更准确;通过设置的上V型槽和下V型槽,实现了对钢管更好地固定,同时通过调整上V型槽和下V型槽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对不同直径的钢管的传送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切管机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是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也是一种经济钢材。钢管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于自行车制造业的兴起、19世纪初期石油的开发、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舰船、锅炉、飞机的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火电锅炉的制造,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石油天然气的钻采和运输等,都有力地推动着钢管工业在品种、产量和质量上的发展。钢管按生产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无缝钢管和有缝钢管,有缝钢管分直缝钢管和螺旋缝焊管两种。钢管产品的钢种与品种规格极为繁多,其性能要求也是各种各样的。所有这些应随着用户要求或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加以区分。通常,钢管产品按断面形状、生产方法、制管材质、联接方式、镀涂特征与用途等进行分类。钢管按横断面形状可分为:圆钢管和异形钢管。其中主要有:方形管、矩形管、椭圆管、平椭管、半圆管、六角形管、六角内圆管、不等边六角形管、等边三角形管、五角梅花管、八角形管,凸字形管、双凸形管。双凹形管、多凹形管、瓜子形管、扁形管、菱形管、星形管、平行四边形管、带肋管、滴状管、内翅片管、扭异管、B型管、D型管以及多层管等。钢管按纵断面形状又分为:等断面钢管和变断面钢管。变断面(或变截面)钢管是指沿管长方向上的断面形状、内外直径及壁厚等发生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变化的钢管。其主要有:外锥形管、内锥形管、外阶梯管、内阶梯管、周期断面管、波纹管、螺旋管、带散热片的钢管以及带复线的枪管等。
传统的切管机的上料方式通常为人工上料,不仅上料速度慢,而且上料过程特别辛苦,同时,现有的切管机在对钢管进行切割时,需要用专用的夹具对钢管进行固定,使用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管机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切管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下机架、后支撑架、下V型槽、上传送辊、下传送辊、传送电动机、传动带、传动轮、传送台、切割台、切割装置、上机架、上V型槽、滑轨、控制器、滑槽和液压装置,所述下机架的一侧设置有切割台,切割台上设置有切割装置,下机架上设置有和切割台平齐的传送台,传送台的中间设置有下V型槽,下V型槽的中间设置有下传送辊,下传送辊的两端的下机架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下传送辊的两端安装在安装孔内,下传送辊的一侧设置有传动轮,下传送辊的下方设置有传送电动机,传送电动机的前端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传送电动机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台的上方设置有上机架,所述上机架设置有上V型槽,上V型槽和下V型槽的正对,上V型槽的中间设置有和下V型槽对应的上传送辊;下V型槽和上V型槽都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上传送辊的两端的机架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上传送辊安装在轴承孔内;所述下机架的后部设置有后支撑架,后支撑架上设置有滑轨,上机架的后部设置有和滑轨相配合的滑槽,上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用于调整上V型槽和下V型槽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切管机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的上传送辊和下传送辊双辊传送,使得钢管的位置移动调整效果更好,更准确;通过设置的上V型槽和下V型槽,实现了对钢管更好地固定,同时通过调整上V型槽和下V型槽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对不同直径的钢管的传送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管益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管益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81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开料加工中心的自动吸料装置
- 下一篇:堵板成型机推进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