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抵御活塞风式轨道交通用装置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17457.2 | 申请日: | 2017-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7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金卫东;郗立群;邢国新;肖庆林;李建顺;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司坎·拓普国际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机电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2B9/02 | 分类号: | G12B9/02;E05B65/02;E05B63/14;E05D3/02;E05D5/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周庆路 |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抵御 活塞 轨道 通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抵御活塞风式轨道交通用装置箱,包括箱体,一侧与所述的箱体通过铰链铰接的箱门,在所述的箱门的自由边与箱体间设置有软性拉动式门锁。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箱可用于装配任何含门的箱式,其装配轨于轨道交通隧道内,具有很好的活塞风抵抗效果,软性拉动式门锁在实地应用中可以很好的适应震动环境,缓解吸收震动,减少对锁具的破坏,且安装或锁定便利、无腐蚀、非导电、防UV等功能,利于安静而安全地实现闭合,能有效保证锁具避免多大震动,提高其安全实用性。阻尼铰链具有可调节功能,通过阻尼的调节能便于控制开合的同时,消除活塞风引起的震动,便于维修操作,通过不同类型的铰链选择和组合,可有效保持箱门位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抵御活塞风式轨道交通用装置箱。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运力不断上升,车速不断提高,经常实施缩短行车间隔以提高列车运力等措施,由此引起隧道活塞风不断增大,从而对隧道内设备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活塞风是指在隧道中高速运行的列车,会带动隧道中的空气产生高速流动,因为类似汽缸内活塞压缩气体之现象,称为活塞效应。当高速运行之列车进入隧道,隧道内之空气原为静止,因列车之重击,产生高压波,该高压波以声音的速度传播(远大于列车行驶速度),因此当列车进入隧道产生之高压波迅速往下游传递,压力波传达的隧道空气立即被加速,当压力波抵达下游隧道口时产生反射波,反射波往隧道上游传递,当其传递之隧道空气将再一次被加速。同样的列车车尾进入隧道,会产生一股负压波,该股负压波,也同样会作用在隧道内之空气流速。另外受到隧道构造之影响,亦可能因波动之穿透或反射而改变波动。因列车在隧道内行驶而产生各种波动在隧道内逐渐加速隧道内之空气,使隧道内之空气随着列车而行进发生震荡,便称之为隧道内之活塞效应。
装在隧道里的设备要承受随着高速列车频繁出入而产生的正压和负压的射波冲击,这种冲击是由正压、负压和震动的综合体。该活塞效应对装在隧道内设备的影响,尤其是对各种有开合箱门的装置箱,活塞风会破坏其锁具,造成破损,短期运营后,出现锁具破损,活塞风会将装置箱门吹开的问题,现场解决方法不统一,如金属底板加固、胶带缠绕等情况,制成不规范,不便于运维人员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抵御活塞风式轨道交通用装置箱,其消除因轨道交通活塞风正负压变化带来震动对装置箱的破坏。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抵御活塞风式轨道交通用装置箱,包括箱体,一侧与所述的箱体通过铰链铰接的箱门,在所述的箱门的自由边与箱体间设置有软性拉动式门锁。
所述的软性拉动式门锁包括设置在箱体侧壁上的底座,与所述的底座铰接的弹性拉臂,以及对应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箱门上的卡座,所述的弹性拉臂端部匹配地卡嵌定位其中。
所述的软性拉动式门锁包括设置在箱门上的卡柱,与所述的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的基座,与所述的基座铰接的偏心杠杆,与所述的偏心杠杆铰接的拉臂,所述的拉臂端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的卡柱匹配地固定孔,所述的拉臂由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的软性拉动式门锁包括设置在箱门上的卡块,与所述的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的基座,与所述的基座铰接的一体式片状弹性拉臂,所述的弹性拉臂的内侧形成有与所述的卡块匹配地卡槽。
所述的软性拉动式门锁包括设置在箱门上的卡柱,与所述的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的基座,与所述的基座铰接的拉臂,所述的拉臂上形成有与所述的卡柱对应的卡孔。
所述的铰链为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的软性拉动式门锁为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
所述的软性拉动式门锁与铰链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的软性拉动式门锁的卡座、卡柱或者卡块对应固定在箱门自由边的端面或者靠近自由边侧的箱门外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司坎·拓普国际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机电分公司,未经北京司坎·拓普国际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机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74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