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抵押质押品、档案、贵金属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38251.0 | 申请日: | 2017-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0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高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融海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10/08;G06K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贵金属 客户端 一体机 档案柜 网络交换机 管理系统 档案 本实用新型 网络连接 计算机 服务器 读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抵押质押品、档案、贵金属管理系统,包括RFID读卡器(1)、计算机(2)、客户端一体机(3)、实体档案柜(4)、服务器(5)、网络交换机(6),所述RFID读卡器(1)与计算机(2)网络连接,计算机(2)分别与客户端一体机(3)、实体档案柜(4)、网络交换机(6)网络连接,客户端一体机(3)与实体档案柜(4)有线连接,客户端一体机(3)通过网络交换机(6)与服务器(5)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够更准确的读取到某份档案及贵金属的具体位置信息,同时实现在线不间断盘点的抵押质押品、档案、贵金属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银行档案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抵押质押品、档案、贵金属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抵押质押品、档案、贵金属管理系统对于抵质押品、档案、贵金属物品出库、入库依靠人工判断存储位置,不能进行智能化计算和提示,效率低下。档案柜门随意开启,容易造成管理上的不规范和物品物理损害,不能进行定制化的自动盘点。这种方式依靠人工盘点工作繁琐,容易出现差错,不能按要求自动出具各类报表,如各类日志、清单、库存情况等,没有进行信息化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更准确的读取到某份档案及贵金属的具体位置信息,同时实现在线不间断盘点的抵押质押品、档案、贵金属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抵押质押品、档案、贵金属管理系统,包括RFID读卡器1、计算机2、客户端一体机3、实体档案柜4、服务器5、网络交换机6,所述RFID读卡器1与计算机2网络连接,计算机2分别与客户端一体机3、实体档案柜4、网络交换机6网络连接,客户端一体机3与实体档案柜4有线连接,客户端一体机3通过网络交换机6与服务器5连接。
优选地,所述RFID读卡器1根据读到的RFID卡号进行档案的信息绑定,所述RFID读卡器1读取标签信息并上传至所述计算机2储存数据。
优选地,所述客户端一体机3用于档案的出入库操作、监控、盘点档案,所述客户端一体机3镶嵌在所述实体档案柜4的柜体表面。
优选地,所述实体档案柜4由所述客户端一体机3通过所述网络交换机6访问,以实现读取档案信息、查询档案信息和盘点操作;所述实体档案柜4柜体内的数据再通过所述网络交换机6上传至所述服务器5;其中,所述服务器5是用于存储档案信息、人员信息、指纹信息、机构信息等的数据中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抵押质押品、档案、贵金属管理系统可实时显示当前库存信息,做到实时盘点;能对每个网点档案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利用RFID射频技术,PDA实时准确读取每份档案标签,并自动统计,效率高且准确。利用工作流技术,对档案出库进行流程化管理,工作节点自动流转,并能实时查看流程图,可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管理。对非法出库档案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现场立即报警,并把该信息立即推送到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抵押质押品、档案、贵金属管理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抵押质押品、档案、贵金属管理系统的设计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融海通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融海通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8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值守智能结算通道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公众交通安全监督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