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载机极寒预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32928.X | 申请日: | 2017-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0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彬;王振;张里丽;齐俊阔;李建胡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N19/10 | 分类号: | F02N19/10;F02N19/04;F01M5/02;F02M31/16;B60H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董建林 |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 集水器 电瓶 装载机 燃油加热器 加热锅炉 散热油箱 液压油箱 预热系统 电瓶箱 回水口 暖风机 燃油箱 散热油 液压油 驾驶室 整机 发动机 工具箱 本实用新型 低温启动 预留接口 进回水 预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载机极寒预热系统,包括加热锅炉、集水器、发动机、燃油加热器、液压油加热器、桥散热油加热器、电瓶加热器、暖风机、工具箱、燃油箱、液压油箱、桥散热油箱、电瓶箱、驾驶室。加热锅炉进回水口分别与集水器两端相连,发动机进回水口分别连接在集水器两侧,燃油加热器、液压油加热器、桥散热油加热器、电瓶加热器、暖风机进回水分别与集水器预留接口连接,分别为燃油箱、液压油箱、桥散热油箱、电瓶箱、驾驶室进行预热,使整机获得较好的低温启动环境,提高整机在极寒工况下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极寒预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装载机极寒工况下整机预热系统,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装载机因使用范围较广,使用地域范围较大,现有装载机一般会选配低温启动,基本原理是通过电瓶取电,依据安装在发动机油底壳发热电阻丝给发动机机油加热,但当整机处于低温环境下,电瓶容量会降低,同时发热电阻丝会消耗电瓶容量,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电瓶亏电,无法满足发动机启动时需要的巨大电流量,从而对发动机启动造成影响,同时受限于车载电瓶容量,无法大范围使用加热电阻丝对其他系统进行预热;此外上述加热电阻丝亦有通过外接电源取电,不通过车载电瓶,但这种方式对于经常处于矿场作业平台、野外施工等偏僻无外接电源条件的场所就无法满足冷启动预热要求,使整机使用范围受限,工况适应性较差。
此外发动机一般只在油底壳预留加热电阻丝接口,这种加热方式只能对油底壳里机油进行预热,发动机机体包括燃烧室等部位温度依旧较低,机体各处留存的机油粘稠度依旧较高,当发动机冷启动时,会造成发动机活塞杆、凸轮轴等位置增加磨损,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同时温度较低的燃烧室在初段压燃时亦会造成燃烧不充分,长此以往使用冷启动会使燃烧室积碳严重,影响发动机正常使用同时会增加燃油消耗,严重影响整机品牌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载机极寒预热系统,以发动机防冻液为介质,通过外置加热锅炉,从发动机取水加热,经由集水器输送到各个系统,通过热交换达到预热各个系统的目的,这种预热方式不受场地限制,一键控制可实现整机预热,简单方便,大大提高整机工况适应性。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载机极寒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锅炉、集水器、发动机、燃油加热器、液压油加热器、桥散热油加热器、电瓶加热器、暖风机;
加热锅炉进回水口分别与集水器两端相连,发动机进回水分别与集水器相连,燃油加热器、液压油加热器、桥散热油加热器、电瓶加热器、暖风机进回水分别与集水器预留接口连接,通过外置加热锅炉加热热量传递介质,经由集水器热水区出水口分别对燃油、液压油、桥散热油、电瓶以及驾驶室进行预热,回流到集水器凉水区,然后通过加热锅炉再加热,形成循环加热管路,实现在发动机启动器前对整机预热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装载机极寒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具箱,所述加热锅炉安装在工具箱内,工具箱底板有两个通孔,用于加热锅炉进气、排气。
进一步的,所述装载机极寒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点火开关,所述加热锅炉通过安装在驾驶室内部的点火开关启动。
进一步的,所述燃油加热器安装在燃油箱内部,靠近燃油箱吸油口,便于缩短吸油口附近温度提升时间。所述液压油加热器安装在液压油箱内部,位于液压油箱吸油口附近,提高吸油口附近温度。所述桥散热油加热器安装在桥散热油箱内,位于桥散热油箱吸油口附近。所述电瓶加热器安装在电瓶箱内部,位于电瓶底部。所述暖风机位于驾驶室内部,通过热交换为驾驶室内部空气进行预热,提高操作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29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驻车加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海浪波动动量的双向海浪发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