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悬置支架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18567.3 | 申请日: | 2017-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7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B62D2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固定部 发动机悬置 纵梁 轮罩 装配 本实用新型 一体成型的 生产工序 一体结构 动刚度 冲压 内壁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和车辆,其中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纵梁固定部和轮罩固定部,所述纵梁固定部适于固定在纵梁上,所述纵梁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轮罩固定部适于固定在轮罩的内壁面上,所述轮罩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纵梁固定部与所述轮罩固定部相连且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支架适于固定在所述纵梁上,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部。该发动机悬置支架通过采用冲压一体成型的结构使支架的强度和动刚度大大提升,且减少了生产工序,节约了成本,还提升了发动机悬置支架的装配精度,提高了装配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发动机悬置支架通常采用在车身纵梁上焊接三个支架来满足装配要求,但这种传统技术存在如下缺陷:1)三个支架独立加工成型,且需装配三次,成本高且装配效率较低;2)轮罩与纵梁之间的刚度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该发动机悬置支架的支架数量较少,且可增加轮罩与纵梁之间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悬置支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纵梁固定部和轮罩固定部,所述纵梁固定部适于固定在纵梁上,所述纵梁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轮罩固定部适于固定在轮罩的内壁面上,所述轮罩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纵梁固定部与所述轮罩固定部相连且成一体结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适于固定在所述纵梁上,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发动机悬置支架,该发动机悬置支架的支架数量较少,且可增加轮罩与纵梁之间的刚度。
另外,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悬置支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架还与所述轮罩的内壁面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轮罩的焊接翻边,所述焊接翻边与所述轮罩的内壁面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罩固定部包括:第一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外边缘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轮罩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纵梁固定部包括:第二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外边缘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纵梁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翻边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本体两侧的第一纵向翻边,所述第二翻边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本体两侧的第二纵向翻边,所述第一纵向翻边与同侧的第二纵向翻边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纵向翻边与同侧的所述第二纵向翻边成一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三安装部均为螺栓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动机悬置支架为冲压一体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悬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85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纵置对置式发动机前悬置
- 下一篇:一种拖拉机水箱垫板锁扣支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