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人茶叶采摘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49506.6 | 申请日: | 2017-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4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 发明(设计)人: | 梅甘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寻乌县甘霖阳天茶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文珊 |
| 地址: | 342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人 茶叶 采摘 | ||
本实用公开一种双人茶叶采摘机,属于茶叶采摘机械领域。包括采集箱的茶叶进口通过进料管与采摘头的茶叶出口连通,采摘头的前端设置有上下堆叠的第一切割板及第二切割板,位于所述第一切割板一侧的丝杆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段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台及与第二螺纹段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台,第一切割板及第二切割板分别固定在第一滑台、第二滑台,机座两侧分别通过一块支撑板与设置于机座底部两侧的履带上的传动轴连接,各履带的一根传动轴上设置有从动轮,设置于机座的两侧的主动轮通过链条与从动轮传动连接,主动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推杆。本实用公开的一种双人茶叶采摘机,能够实现电动采摘茶叶,便于在山地丘陵行走,有效提高采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茶叶采摘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人茶叶采摘机。
背景技术
在茶叶种植区域,一般采用人工手采茶叶,采摘效率低,容易错过最佳的采茶的时间,成本比较高,现有的采摘机虽然能够机械采摘茶叶,但是我国南方地区的茶叶通常种植在山地丘陵地带,采摘机不方便行走,影响采摘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双人茶叶采摘机,能够实现电动采摘茶叶,便于在山地丘陵行走,有效提高采茶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提供了一种双人茶叶采摘机,包括采集箱,所述采集箱上设置有两个茶叶进口,所述采集箱的各茶叶进口分别通过一条进料管与一个采摘头的茶叶出口连通,两条所述进料管均包括伸缩管段,所述采集箱的下方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所述采集箱的底部连通,所述采摘头的顶部中间设置把手,所述采摘头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切割板及第二切割板,所述第一切割板及所述第二切割板在竖直方向上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切割板设有第一刀片,所述第二切割板设有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切割板及所述第二切割板的两端均可移动固定于所述采摘筒的侧壁,所述第一切割板靠近所述采集箱的一侧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设置有两段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及第二螺纹段,所述丝杆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段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台及与所述第二螺纹段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台,所述第一切割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台上,所述第二切割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台上,所述丝杆的一端与固定在所述采摘筒侧壁的切割电机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采摘筒的侧壁,所述采集箱及所述抽风机均固定在机座上,所述机座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履带,所述机座后端的两侧分别通过一块支撑板与所述履带上的传动轴连接,各所述履带的一根传动轴上设置有从动轮,所述机座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链条与对应所述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自由端具有手柄。
在本实用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机座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槽孔及圆棒,所述槽孔的圆心与所述主动轮的轴心重合,所述圆棒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推杆上,所述圆棒的另一端卡持于所述槽孔。
在本实用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机座沿所述槽孔的周缘设置有刻度。
在本实用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柄成弓形。
在本实用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柄及把手上均设有耐磨层。
在本实用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采集箱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座。
在本实用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采集箱的上方设置有顶棚,所述采集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顶棚的支撑柱。
本实用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寻乌县甘霖阳天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寻乌县甘霖阳天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9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密封圈及牙轮钻头
- 下一篇:道岔指示语音报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