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靠背智能升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36868.1 | 申请日: | 2017-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4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方树平;王宁宁;王浩东;张开林;包雄;凡纪磊;马路通;叶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B60N2/56;B62K5/0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3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靠背 智能 升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靠背智能升降装置,包括坐垫,所述坐垫的一边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控制按钮,所述坐垫的顶端外壁一侧向下凹陷形成有移动槽,所述坐垫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移动槽的一侧外壁底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气缸,且气缸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副靠板。本实用新型使得靠背的高度可以调节,能够满足不同身高使用者的要求,舒适感更好,通过按动控制按钮,可以启动马达,转动杆随着马达的输出轴一起转动,转叶随着转动杆一起转动,通过通孔向外鼓风,在燥热的天气时可以提高吹风降温,将加热丝通电后,可以产生热量形成热风,在寒冷的天气时可以为背部提供取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靠背智能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三轮车是用以电瓶为动力,电机为驱动的拉货或拉人用的三轮运输工具。电动三轮车采用管式大容量、左右衬、深放电、牵引式电瓶,能适应长时间工作连续放电的要求,电瓶正常使用两年,内容量不减,电动三轮车电机采用直流串激牵引式有刷或无刷电机,电机内部设有调速增力装置,正常使用不易损坏,保证了输出动力强劲,电动三轮车按用途分为家用型,货运型,工厂型多种型号。因为用途的不同,采用的技术标准也不相同。家用型电动三轮车,大部分采用是侧轮电机,外置车架,这种结构的车没有大轴,载重量轻,一般200KG左右,电机一般为350-500W,电池为12V20AH电池,适合做家用和老年代步工具。也有中置电机带大轴的,(大轴又称后桥、后梁,是连接三轮车后两轮之间的车轴,三轮车的重要部件)这种车稳定性好,中置电机同时驱动后两轮,启动平稳。现有的电动三轮车的靠背都是固定不能移动的,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对靠背的高度要求不同,不能启动良好的靠垫作用,舒适感差,且现有的靠背不具备通风散热的功能,在冷天气不能提供取暖,燥热天气时不能提供吹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动车靠背智能升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靠背智能升降装置,包括坐垫,所述坐垫的一边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控制按钮,所述坐垫的顶端外壁一侧向下凹陷形成有移动槽,所述坐垫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移动槽的一侧外壁底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气缸,且气缸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副靠板,所述副靠板的底部和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靠近移动槽的一侧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竖直设置的主靠板,所述主靠板远离滑块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所述主靠板的底端外壁向上凹陷形成有用于收纳副靠板的凹槽,且凹槽位于副靠板的正上方,所述主靠板的顶端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焊接有竖直设置的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底部延伸至主靠板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两侧外壁底端均焊接有转叶,所述主靠板的顶部内壁焊接有支撑罩,所述支撑罩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加热丝。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三十到四十个,且通孔的孔径为六到九毫米,通孔的内部和主靠板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高度为主靠板高度的二分之一,且凹槽槽宽大于副靠板的宽度,主靠板的顶端开设有通风孔。
优选的,所述转叶和支撑罩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且转叶位于加热丝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支撑罩的顶端为开口结构,且支撑罩为格栅状结构,支撑罩的表面涂抹有绝缘漆。
优选的,所述加热丝通过固定夹和支撑罩连接,且加热丝通过导线和控制按钮连接,控制按钮分别通过导线和气缸以及电动滑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6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