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学习编程用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08565.9 | 申请日: | 201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1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董浩然;马阿瑞;王君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3/00;B25J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编程 机器人 车身 轮式机器人 手柄 主控芯片 示教仪 主电路 上板 下板 串行通信接口 无线通信模块 本实用新型 电源指示灯 编程开发 充电接口 独立按键 复位按键 简单指令 蓝指示灯 绿指示灯 直流电机 编码器 动力轮 上位机 万向轮 螺柱 下载 录入 电源 学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学习编程用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轮式机器人、示教仪手柄和电源,所述轮式机器人包括两个动力轮、一个万向轮和车身组成,所述车身包括上板、下板、螺柱、以及上板和下板之间的车身主电路,所述车身主电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绿指示灯、第一蓝指示灯、充电接口、编码器、直流电机、电源指示灯、复位按键、OLED显示屏、编程下载与串行通信接口、第一独立按键组和主控芯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不高,使用者可以利用上位机进行简单指令编程,也可以用示教仪手柄进行动作录入编程,还可以直接修改机器人主控芯片里面的程序进行编程,既适合初学者掌握基本的机器人编程方法,也适合专业人员采用本机器人进行编程开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学习编程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机器人编程入门门槛高,需要一定编程基础、微电子电路基础、运动控制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和自动控制的相关知识,这样让很多对机器人编程感兴趣的人望而却步;如果机器人采用轮子或者机械腿作为行走方式,也可能要各种齿轮以及伺服机来调配扭力和速度,对于大部分感兴趣的人而言,过于复杂的结构和部件不利于学习的人理清思路,阻碍学员快速学习基本的编程技术和程序架构的分析能力,反而在复杂的机器人控制技术和机械结构中苦苦挣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学习编程用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学习编程用机器人,包括轮式机器人、示教仪手柄和电源,所述轮式机器人包括车身、动力轮、万向轮;所述车身包括上板、下板、螺柱和车身主电路;所述车身主电路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绿指示灯、第一蓝指示灯、充电接口、编码器、直流电机、电源指示灯、复位按键、OLED显示屏、编程下载与串行通信接口、第一独立按键组和主控芯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一绿指示灯、第一蓝指示灯都和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编码器和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编码器包括码盘,所述码盘与直流电机同轴;所述OLED显示屏和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一独立按键组和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动力轮包括橡胶轮胎、电机转矩输出轴、螺丝、轮毂和中间轮轴,所述轮毂外围覆盖一层橡胶轮胎,所述中间轮轴和电机转矩输出轴连接,所述直流电机采用螺丝安装在下板上;所述万向轮包括安装支架、轮身和轴承,所述轮身和安装支架采用轴承连接,所述万向轮采用螺丝安装在下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示教仪手柄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锂离子电池、第二蓝指示灯、第二绿指示灯、手柄电源开关、重力感应模块、第二独立按键组、第一摇杆、串口通信接口和第二摇杆。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蓝指示灯、第二绿指示灯分别和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重力感应模块和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独立按键组与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一摇杆、第二摇杆分别和主控芯片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轮式机器人由电源供电,所述电源采用两节可充电锂电池;所述示教仪手柄采用安装在背面的锂离子电池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和下板为圆形亚克力板。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主电路位于上板和下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采用螺丝安装在下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电机采用螺丝安装在下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轮毂材质为铝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编码器为光电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不高,包括了机器人常见的运动机构,编程方式满足既可以使初学者不需要坐在电脑面前枯燥地敲打键盘,编写一行又一行代码,游戏与玩结合,更好的激发初学者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也可以让专业编程人员的对机器人的底层进行编程,做更深层次的开发,更好的发挥自我的个性,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85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务机器人
- 下一篇:多功能健康管理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