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电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79174.9 | 申请日: | 2017-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2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文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弛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27/28;H01F27/30;H01F3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电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电感器,属于电子元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感器(Inductor)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电感,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通常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
电感器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或铁心等组成。骨架泛指绕制线圈的支架。一些体积较大的固定式电感器或可调式电感器(如振荡线圈、阻流圈等),大多数是将漆包线(或纱包线)环绕在骨架上,再将磁心或铜心、铁心等装入骨架的内腔,以提高其电感量。骨架通常是采用塑料、胶木、陶瓷制成,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制成不同的形状。小型电感器(例如色码电感器)一般不使用骨架,而是直接将漆包线绕在磁心上。空心电感器(也称脱胎线圈或空心线圈,多用于高频电路中)不用磁心、骨架和屏蔽罩等,而是先在模具上绕好后再脱去模具,并将线圈各圈之间拉开一定距离。绕组是指具有规定功能的一组线圈,它是电感器的基本组成部分。绕组有单层和多层之分。单层绕组又有密绕(绕制时导线一圈挨一圈)和间绕(绕制时每圈导线之间均隔一定的距离)两种形式;多层绕组有分层平绕、乱绕、蜂房式绕法等多种。磁心与磁棒一般采用镍锌铁氧体(NX系列)或锰锌铁氧体(MX系列)等材料,它有工字形、柱形、帽形、E形、罐形等多种形状。铁心材料主要有硅钢片、坡莫合金等,其外形多为E型。屏蔽罩是为避免有些电感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磁场影响其它电路及元器件正常工作,就为其增加了金属屏幕罩(例如半导体收音机的振荡线圈等)。采用屏蔽罩的电感器,会增加线圈的损耗,使Q值降低。有些电感器(如色码电感器、色环电感器等)绕制好后,用封装材料将线圈和磁心等密封起来。封装材料采用塑料或环氧树脂等。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比较常见的电感器结构,该电感器包括铁芯20及线圈30。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62880C公开了一种超薄型电感,如图2、3所示,该超薄型电感10包括铁芯座200、铁芯盖板100、扁平线圈300,扁平线圈300具有第一端310和第二端320,在铁芯座200内设置有凹槽210,扁平线圈300位于该凹槽210内。在这种电感器中,扁平线圈300为了能够负载较强的电流,则线圈中导线的厚度必然增加,而导线厚度的增加会造成线圈加工的难度,因此有必要改进线圈的结构,将线圈设计为拼接型,从而克服加工困难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线圈总成为拼接型,从而有效降低加工难度,并且安装也较为方便的卧式电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卧式电感器,包括树脂材质的外壳和铁芯支架、铁芯、线圈总成,所述铁芯支架为方筒状,铁芯位于铁芯支架内侧,所述线圈总成包括若干被弯折为大体呈门型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包括水平板部以及连接于水平板部两端的竖直板部,在每个所述竖直板部的底端连接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连接于所述竖直板部并且向内侧倾斜的第一弯折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并且向外侧倾斜的第二弯折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折段的水平段;所述金属板的两个竖直板部将所述铁芯支架夹在其中,并且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铁芯支架的下方;所述外壳包括位于下方的托板以及位于托板上方的上盖,在所述托板上设置有第一接线板、第二接线板以及若干金属的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用于分别连接于两个相邻金属板的水平段,从而使若干所述金属板通过连接板首尾相连形成螺旋状的导电通路;所述上盖压紧所述线圈总成,并且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托板上。
在所述铁芯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竖直板部和水平板部的凹槽。
在所述托板上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一接线板与第二接线板穿出的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卧式电感器,由于线圈总成由相互独立的门型金属板拼接组成,因此能够非常方便地将金属板以及连接板加工为具有一定厚度,从而承受较强电流,使用时电流可以从作为接线端的第一接线板进入,并逐个流入若干金属板,最后从第二接线板流出。同时这种拼接结构安装非常简单,能够较为高效快速地进行电感器的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超薄型电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弛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弛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91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感线圈
- 下一篇:变压器高压接线柱均压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