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初雨调蓄池的拦渣装置及初雨调蓄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77375.5 | 申请日: | 2017-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2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姜景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陈璐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初雨调蓄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初雨调蓄池的拦渣装置及初雨调蓄池,包括水平及浮动拦渣结构,水平拦渣结构固定于调蓄池本体的池底前段上,浮动拦渣结构设置于调蓄池本体内且位于水平拦渣结构的上方,浮动拦渣结构靠近调蓄池本体进水口的一侧为装渣室,靠近调蓄池本体出水口的一侧为初雨池。本实用新型中当外部天气为晴天时,水平拦渣结构能够对旱流污水中的漂浮物及悬浮物进行过滤掉;当外部天气为降雨时,初期雨水与旱流污水均大量进入调蓄池本体中,其中漂浮物和浮动拦渣结构随水位上升而上升,漂浮物被拦截在浮动拦渣装置前;该拦渣装置能够适用于任何水位的情况,均能实现对漂浮物的有效拦截,防止漂浮物进入下游管道,减小对初雨调蓄池或自然水体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拦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初雨调蓄池的拦渣装置及初雨调蓄池。
背景技术
初期雨水具有较高的污染负荷,其本身夹杂着地面的残留污染物,同时还会挟带管道中大量的存积黑泥,其污染物指标远高于典型生活污水的浓度。实践证明,在排水系统的末端设置初期雨水调蓄池(简称初雨调蓄池)是减少初期雨水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手段,目前这一方式已经被运用到城市合流制及分流制排水系统中,一般可建造于城市广场、居民小区、绿地、停车场等公共区域的下方。
初雨调蓄池的作用为,当降雨增大时,城市广场、居民小区等公共区域内来不及排放的初雨和生活污水暂时存放在调蓄池内,等降雨过后再排往污水处理厂。但是小区初雨和生活污水存在很多漂浮物及悬浮物,这些漂浮物及悬浮物如果进入初期雨水调蓄池,不仅人工清理难度大,而且会损坏调蓄池内的相关设备,影响调蓄功能。因此需要在初雨调蓄池的进水口设置具有能防止漂浮物进入调蓄池的进水拦渣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用于初雨调蓄池的拦渣装置,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初雨调蓄池的拦渣装置,所述拦渣装置包括水平拦渣结构及浮动拦渣结构,所述水平拦渣结构固定于调蓄池本体的池底前段上,所述浮动拦渣结构设置于调蓄池本体的内部,所述浮动拦渣结构位于所述水平拦渣结构的上方,所述水平拦渣结构及所述浮动拦渣结构均垂直于水流方向,所述浮动拦渣结构靠近调蓄池本体进水口的一侧为所述调蓄池本体的装渣室,所述浮动拦渣结构靠近调蓄池本体出水口的一侧为所述调蓄池本体的初雨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初雨调蓄池的拦渣装置,通过将水平拦渣结构及浮动拦渣结构设置于调蓄池本体的内部,且浮动拦渣结构位于所述水平拦渣结构的上方,当外部天气为晴天时,所述水平拦渣结构能够对旱流污水中的漂浮物及悬浮物进行过滤掉;当外部天气为降雨时,初期雨水与旱流污水均大量进入调蓄池本体中,其中漂浮物及悬浮物和浮动拦渣结构由于水位的上升而上升,水中的漂浮物及悬浮物被拦截在浮动拦渣装置前;该拦渣装置能够适用于任何水位的情况,均能实现对漂浮物及悬浮物的有效拦截,防止漂浮物及悬浮物进入下游管道,减小对初雨调蓄池或自然水体的污染,而浮动拦渣结构靠水力驱动,自动化程度高、节省能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水平拦渣结构包括格栅及螺旋清理器;所述螺旋清理器包括驱动件、转轴及螺旋输送叶片,所述驱动件固定于调蓄池本体的外壁,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输送叶片固定于所述转轴上并沿其轴向布置,所述转轴的两端转动固定于调蓄池本体的两侧壁,所述格栅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于池底前段及挡水板,所述格栅位于所述螺旋输送叶片的正下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水平拦渣结构内设有格栅及螺旋清理器,格栅用于对水中的漂浮物及悬浮物进行有效拦截,螺旋清理器内螺旋输送叶片的旋转运动将格栅上的漂浮物及悬浮物推送到装渣容器中去;该水平拦渣结构具有自清洗功能,不会造成堵塞,无需人工清理。
进一步,所述格栅为半圆筒形,所述半圆筒形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螺旋输送叶片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73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和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拉链及其注塑上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