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节能插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75868.5 | 申请日: | 2017-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1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施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灵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H01R13/66;H01R13/703;H01R13/7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节能插座 本实用新型 家用电器 电能计量模块 电源供电模块 家用电器用电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模块 测量精度高 单片机技术 单相电能表 继电器模块 可远程控制 控制器模块 集成芯片 可扩展性 使用寿命 系统功耗 智能插座 智能开启 便捷性 插座 计量 节约 住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节能插座,包括电能计量模块、控制器模块、LCD显示模块、继电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供电模块。本实用新型采用专为住宅用单相电能表或智能插座设计的集成芯片HLW8012,准确的实现对家用电器用电情况的计量,并结合单片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可远程控制插座对家用电器的智能开启或关闭,节约了电能,延长了家用电器使用寿命,提升了便捷性,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成本低廉,系统功耗低,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节能插座。
背景技术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是未来几十年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身边的“无意识浪费”开始关注起来,比如家庭内部浪费电能的情况:家用电器在未使用情况下的长期待机状态造成的电量消耗。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电源插座,在使用时经常因家用电器待机而未关闭电源,造成用电量的增加和家用电器设备老化,造成不必要损失。由于长时间未关闭电源造成的电量流失日积月累下来费用相当可观,同时较贵重的家用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缩短,严重的会造成电器设备损坏,损失更大,既造成家庭开支增加,又浪费宝贵的电力资源,与所提倡的环保节能理念相违背。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节能插座,采用专为住宅用单相电能表或智能插座设计的集成芯片HLW8012,准确的实现对家用电器用电情况的计量,并结合单片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可远程控制插座对家用电器的智能开启或关闭。
(二)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节能插座,包括电能计量模块、控制器模块、LCD显示模块、继电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供电模块;
所述电能计量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相连接,测量家用电器负载的电流有效值、电压有效值和功率;
所述控制器模块读取所述电能计量模块测量的家用电器负载电流有效值、电压有效值和功率;
所述LCD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相连接,显示所述电能计量模块测量的家用电器负载电流有效值、电压有效值和功率;
所述继电器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相连接,开启或关闭家用电器负载的电源;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继电器模块的开关状态、工作时间及所述电能计量模块测量的家用电器负载电流有效值、电压有效值和功率数据传输给上位机,并接收用户移动终端发送的家用电器负载开启和关闭指令;
所述电源供电模块外接AC市电,给其它各模块提供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供电模块包括AC-DC转换单元、稳压降压单元和DC-DC转换单元;所述AC-DC转换单元将AC市电的220V转换成12V电源,供给所述继电器模块;所述稳压降压单元将所述12V电源降到5V,供给所述控制器模块和所述电能计量模块;所述DC-DC转换单元将所述12V电源转换为3.3V,供给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LCD显示单元。
再进一步的,所述AC-DC转换单元包括AC-DC芯片、整流器、变压器、电感、第一~第三二极管、第一~第五电容和第一~第八电阻,其中所述AC-DC芯片为8pin SY50103B。
再进一步的,所述稳压降压单元选用稳压芯片78L05。
再进一步的,所述DC-DC转换单元选用开关型DC-DC变换器AIC1596-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灵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灵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58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