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状物料自动上料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71385.8 | 申请日: | 2017-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4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兵;王海军;彭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德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80 | 分类号: | B65G47/80;B65G15/30;B65G47/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柱状物料 滚轮 接料 本实用新型 承料单元 分离装置 倾斜滑轨 输送装置 自动上料 传动带 从动轮 接料槽 支撑片 主动轮 分料 等角度设置 等距离设置 平行设置 多单元 驱动件 圆周边 振动盘 上端 夹取 夹爪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状物料自动上料分离装置,其包括倾斜滑轨、与所述倾斜滑轨末端对接的旋转接料滚轮、与旋转接料滚轮对接的分料输送装置,所述旋转接料滚轮上沿圆周沿圆周边等角度设置有若干第一接料槽,所述分料输送装置包括驱动件、主动轮、从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的传动带以及等距离设置在所述传动带上的若干承料单元,所述承料单元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上端设置有第二接料槽。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从振动盘连续输出的柱状物料进行自动的等距离分离,便于后续多单元夹爪进行夹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自动上下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柱状物料自动上料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已经逐渐普遍应用。要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其物料的自动上下料是必不可少的功能。在自动化生产中,物料的自动上料绝大多数采用振动盘将物料振动成统一的摆放状态,然后输出,对于柱状物料,在振动盘输出端出来的是连续的平躺着的状态,其不便于后续夹爪装置进行夹取,其实现自动化上料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柱状物料自动上料分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状物料自动上料分离装置,能够将从振动盘连续输出的柱状物料进行自动的等距离分离,便于后续多单元夹爪进行夹取。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柱状物料自动上料分离装置,其包括倾斜滑轨、与所述倾斜滑轨末端对接的旋转接料滚轮、与旋转接料滚轮对接的分料输送装置,所述旋转接料滚轮上沿圆周沿圆周边等角度设置有若干第一接料槽,所述分料输送装置包括驱动件、主动轮、从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的传动带以及等距离设置在所述传动带上的若干承料单元,所述承料单元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且支撑柱状物料两端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上端设置有第二接料槽。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滑轨的输入端与振动盘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料槽的深度为柱状物料直径的1~1.5倍。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接料滚轮与所述分料输送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柱状物料自动上料分离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将从振动盘连续输出的柱状物料进行自动的等距离分离,便于后续多单元夹爪进行夹取。具体的,通过若干等距离分布的承接单元与旋转接料滚轮的配合将连续竖向分布的柱状物料等距离分离开来,且呈横向分布,便于夹爪一次性实现多个物料的抓取,为自动化生产线上多个产品同时操作提供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0柱状物料自动上料分离装置;1倾斜滑轨;2旋转接料滚轮,21第一接料槽;3分料输送装置,31主动轮,32从动轮,33传动带,34承料单元,341支撑片,342第二接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为柱状物料自动上料分离装置100,其包括倾斜滑轨1、与所述倾斜滑轨1末端对接的旋转接料滚轮2、与旋转接料滚轮2对接的分料输送装置3,所述旋转接料滚轮2上沿圆周沿圆周边等角度设置有若干第一接料槽21,所述分料输送装置3包括驱动件(图中未显示)、主动轮31、从动轮32、连接所述主动轮31与所述从动轮32的传动带33以及等距离设置在所述传动带上的若干承料单元34,所述承料单元34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且支撑柱状物料两端的支撑片341,所述支撑片上端设置有第二接料槽3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1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