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鱼饵的压铸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69153.9 | 申请日: | 2017-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8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海德龙渔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市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鱼饵 压铸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铸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仿生鱼饵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垂钓中,为了诱使鱼儿上钩,一般在位于钩线末端的钓钩上根据鱼类的不同放置不同的鱼饵,当鱼饵被吞食,鱼儿上钩,这种方法需要不断更换饵料,且鱼儿容易滑脱。近年来已经发展出人造仿生鱼饵,该类鱼饵具有小鱼的外形,利用自身浮力以及钩线的牵引能够在水中漂浮,通过对鱼饵外观必要的装饰如设置花纹、图案、色彩等,使鱼饵逼真,令水中大鱼吞食。
压铸成形是液塑在压力作用下,快速的充填模具型腔,并在压力作用下冷却凝固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成形工艺。由于注入液塑充填型腔,型腔中的大部分气体来不及排出,而不可避免地卷入到液塑中,并以气孔形式存留于压铸件内,导致压铸件中形成较为严重的气孔缺陷,不能严格的控制鱼模的体积和质量;从而产品的品质存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鱼饵的压铸模具,通过排气圈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气孔形式存留于压铸件内,不能严格的控制鱼模的体积和质量;从而导致产品出现不合格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仿生鱼饵的压铸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
所述下模具一表面开有若干鱼模凹槽;所述鱼模凹槽一端设置有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排气圈连接;
所述鱼模凹槽另一端设置有若干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进料管的第二进料管连接;
所述鱼模凹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挂耳凹槽;具有提高仿生鱼饵平衡性的作用;
所述下模具一表面开有若干限位柱;
所述上模具一表面开有若干鱼模凹槽;所述上模具一表面开有若干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限位柱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一表面固定有支柱;所述支柱一表面与进料管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一表面开有第三贯穿孔;所述上模具的第三贯穿孔与注塑进料管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鱼模凹槽一表面开有鱼眼辅助槽;所述鱼模凹槽一表面开有鱼鳃辅助槽;所述排气孔与排气圈通过排气管连接;具有排除压铸件内气体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气孔形式存留于压铸件内,不能严格的控制鱼模的体积和质量;从而导致产品出现不合格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包括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注塑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为十字结构;所述第一进料管一表面开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注塑进料管配合;所述第一进料管分别与若干第二进料管的第二贯穿孔配合;所述第二进料管两端分别设有管帽。
进一步地,所述鱼模凹槽一表面分别开有一鱼鳞辅助槽;所述鱼鳞辅助槽使得鱼饵更加逼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气圈的作用,具有排除压铸件内气体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气孔形式存留于压铸件内,不能严格的控制鱼模的体积和质量;从而导致产品出现不合格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鱼眼辅助槽、鱼鳞辅助槽和鱼鳃辅助槽的作用,具有更贴近鱼的外形的特点,使得鱼饵更加逼真。
3、本实用新型通过鱼模凹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挂耳凹槽的作用,具有提高仿生鱼饵平衡性的特点,解决了仿生鱼饵水中平衡性的问题。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述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述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公开了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公开了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述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下模具,2-上模具,3-鱼模凹槽,4-进料管,5-排气圈,6-挂耳凹槽,7-限位柱,101-支柱,201-第三贯穿孔,301-排气孔,302-进料孔,303-鱼眼辅助槽,304-鱼鳃辅助槽,401-第一进料管,402-第二进料管,403-注塑进料管,404-第一贯穿孔,405-第二贯穿孔,406-管帽,501-排气管,701-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海德龙渔具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海德龙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9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箱
- 下一篇:包装盒(SD906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