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弯管工件的加工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68100.5 | 申请日: | 2017-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4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吉;王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太行精铸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智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5 | 代理人: | 刘迪 |
| 地址: | 456150 河南省安阳市新型制***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座 夹紧结构 连接座 加工工装 变径弯管 垂直设置 弯管工件 工装 车床 本实用新型 定位准确 工件装夹 连接孔 卡盘 压紧 装夹 加工 平行 合格率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弯管工件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工装包括连接座及与连接座均垂直设置的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第三定位座,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座与第三定位座平行,第二定位座分别与第一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座上设置有第一夹紧结构,第二定位座上设置有第二夹紧结构,第三定位座上设置有第三夹紧结构,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卡盘连接孔,该工装专门针对变径弯管结构设计,通过第一夹紧结构、第二夹紧结构、第三夹紧结构的配合,压紧变径弯管的两端,即可通过连接座将该工装连接到车床的卡盘上,工件装夹速度快,装夹牢固,定位准确,保证了后续的加工精度和加工速度,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针对外形为弯管结构的管件进行端面加工时的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有些非标准、外形不规则的工件有时需要机床再次加工,特别是一些铸造成型的、外形不规则的中间连接件,其铸造成型的毛坯上多处需要二次加工,由于其外形不规则,其在机床上没有专门的加工工装,其定位、装夹十分麻烦,比如在大型的中央空调设备上压缩机的排气管道,是批量生产类产品,其是变径弯管类结构,弯管的两端是法兰头,该变径弯管两端呈90相对弯曲,铸造成型的变径弯管需要对其两端进行加工再处理,其两端呈90的夹角结构的端面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由于现在没有与之对应的专门的夹具,在进行机床加工中心加工处理时,特别是在卧式加工中心加工处理时,由于其外形不规则,为变径的弯管结构,无法固定到机床上,只能通过压紧一端法兰面加工另一端,加工结束后再翻过来压紧这一加工端,加工另一端法兰面,这样的加工方式不仅需要对工件进行两次装夹定位,而且仅固定其中一端法兰面,固定不牢固,不仅加工定位不准确,而且加工时容易出现工件震动,松动,加工尺寸精度难以保证,最终导致工件报废,刀具损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加工成本增高,加工效率低,合格率低。
基于此,如何实现针对弯管而设计一款专用的加工工装,便于装夹定位,使其装夹方便、加工精度高、合格率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弯管工件的加工工装,该工装特针对变径弯管类零件设计,可以轻易地对不规则的变径弯管工件进行定位装夹到车床上,通过普通的30车床即可将变径弯管工件两端面或其他部件全部加工出来,节省时间、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成品合格率、精度等级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弯管工件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工装包括连接座及与连接座均垂直设置的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第三定位座,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座与第三定位座平行,第二定位座分别与第一定位座和第三定位座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座上设置有第一夹紧结构,第二定位座上设置有第二夹紧结构,第三定位座上设置有第三夹紧结构,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卡盘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紧结构为框形结构,外周设置有固定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紧结构相对于第一定位座平行设置,且第一夹紧结构底部连接在第二定位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紧结构垂直于第二定位座,并平行于连接座,第二夹紧结构上设置有容纳弯管两端头的圆孔,圆孔外周围设置有固定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夹紧结构设置在第三定位座内侧,具体为相对于第三定位座内凹的圆孔槽,该圆孔槽外侧的第三定位座上设置有压板结构,该压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第三定位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太行精铸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太行精铸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8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