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换流内换流阀并联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校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62076.4 | 申请日: | 2017-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1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袁嘉恩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监视 换流阀 避雷器 冲击电压发生装置 信号接收回路 并联避雷器 校验装置 换流 换流阀两端 输入端连接 冲击电压 换流站 输出端 并联 逆变 串联 传输 检测 | ||
一种直流换流内换流阀并联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校验装置,包括换流阀、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信号接收回路、冲击电压发生装置;所述的换流阀用于换流站的整流与逆变;所述的避雷器用于限制换流阀两端的电压;所述的光电监视模块用于检测避雷器是否有电压通过;所述的信号接收回路用于传输与接收光电监视模块的信号;所述的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冲击电压;所述的换流阀与避雷器并联后依次与光电监视模块、信号接收回路串联,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的输出端与光电监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优点是,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系统设备电气试验领域,具体为一种直流换流内换流阀并联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校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对直流换流站所有换流阀并联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进行校验,而使用常规校验装置对换流阀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进行校验时,发现换流站内阀厅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无法正确动作,在同一校验输出参数下,时而动作,时而不动作,因此无法确定其是否能够在避雷器运行时准确反映避雷器动作情况和信号接收回路的。
由于换流阀并联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的结构与常规避雷器计数器存在较大差异,为规范该类型计数器的校验方法,有效评估阀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工作状态,需要对换流阀并联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工作原理和校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研制换流阀并联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专用校验装置,以准确判断光电监视模块和信号接收回路的运行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光电监视模块校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直流换流内换流阀并联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校验装置,包括换流阀、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信号接收回路、冲击电压发生装置;所述的换流阀用于换流站的整流与逆变;所述的避雷器用于限制换流阀两端的电压;所述的光电监视模块用于检测避雷器是否有电压通过;所述的信号接收回路用于传输与接收光电监视模块的信号;所述的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冲击电压;所述的换流阀与避雷器并联后依次与光电监视模块、信号接收回路串联,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的输出端与光电监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光电监视模块包括电极对、压缩弹簧、电阻;所述的电极对与电阻并联后一端通过压缩弹簧与所述的避雷器串联,另一端接地。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信号接收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光纤、信号接收器;所述的光纤与所述的电极对连接采集电极对中产生的光信号,所述的信号接收器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形成动作信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冲击电压发生装置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回路、电压测量装置、电流测量装置;所述的冲击电压发生回路与电压测量装置并联后一端与光电监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流测量装置串联后接地。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避雷器为氧化锌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以换流阀并联避雷器光电模块为试验对象,以避雷器光电模块、冲击电压发生装置为硬件条件,通过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的高压输出端与换流阀并联避雷器光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将冲击电压发生装置产生的冲击电压施加于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的电极两端,光纤将电极间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送至信号接收器,生成动作信号,同时冲击电压发生装置自身的电流测量装置对回路中的放电电流进行测量。既能准确地进行换流阀并联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校验,又能检查换流阀避雷器光电监视模块信号回路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2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退磁检测装置
- 下一篇:自动生成信号源的行波测距校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