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立体充电车库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23024.6 | 申请日: | 2017-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6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闪充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E04H6/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郭受刚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可移动载体 车库 车库主体 移动立体 停车层 停车位 本实用新型 技术效果 往返运动 移动充电 充电桩 传统的 竖直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立体充电车库,所述移动立体充电车库包括:立体充电车库主体、第二可移动载体和至少一个第一可移动载体,立体充电车库主体在竖直方向包括多个停车层,每个停车层包括多个停车位,第一可移动载体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充电桩,第一可移动载体能够在多个停车位之间往返运动;所述立体充电车库主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可移动载体上,实现了移动充电,充电方便,不需要建设传统的立体充电车库,成本较低,易于实现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立体充电车库。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发展迅速,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和重中之重。但由于电池技术的制约、续航里程有限,这就必须为电动汽车配套足够多的充电桩,充电桩主要以固定的集中式和分布式充电站为主,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立体车库以高效、快速、安全等特点成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节省了土地资源。因此,在立体车库中搭配充电桩可比较好的解决当前电动汽车立体充电车库遇到的土地集约利用的充电难题。但现有的立体车库和充电桩存在不能移动、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大、实现困难、使用不便等弊端。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立体车库和充电桩存在不能移动、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大、实现困难、使用不便等弊端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立体充电车库,解决了现有的立体车库和充电桩存在不能移动、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大、实现困难、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立体车库和充电桩安装在车辆上,实现了移动立体充电,充电方便,不需要建设传统的立体充电车库,成本较低,易于实现,使用方便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立体充电车库,所述移动立体充电车库包括:立体充电车库主体、第二可移动载体和至少一个第一可移动载体,立体充电车库主体在竖直方向包括多个停车层,每个停车层包括多个停车位,第一可移动载体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充电桩,第一可移动载体能够在多个停车位之间往返运动;所述立体充电车库主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可移动载体上。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当用户需要停车时,利用第二可移动载体实现车库的移动,方便移动停车,然后利用可以在各层的各个停车位之间移动的第一可移动载体携带充电桩移动,利用充电桩对汽车进行充电,实现了移动充电。将立体车库和充电桩安装在车辆上,利用可以移动的车辆间接实现了立体车库和充电桩的移动,当用户需要停车并充电时可以实现立体车库和充电桩的移动,另外不需要专用土地以及设备,将充电桩与现有的电网电源或电池组接入,即可利用充电桩进行充电,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充电桩安装在可移动载体内部或底部、或顶部、或侧面,充电桩采用固定或活动的方式安装在可移动载体上。如可以采用螺钉进行固定,可以采用焊接进行固定,本申请对具体的安装固定方式不做限定。
其中,多个停车位之间设有第一导轨,第一可移动载体在所述第一导轨上运行。利用第一导轨方便第一可移动载体在各个车位之间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具体为有线直流、交流充电桩和无线直流、交流充电桩。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具体的充电桩的类型,充电桩为现有技术中的有线和无线充电桩,本申请没有对其结构和电路进行改进,只需要其接入电源即可进行充电。如充电桩与电源连接或与安装在可移动载体上的电池组连接。所述充电桩用于与电网电源(不限定220v,380v等)连接或与安装在可移动载体上的电池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体车库具体为垂直式、循环式、平移式、塔式立体车库。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具体的立体车库的类型,立体车库为现有技术中的垂直式、循环式、平移式、塔式立体车库,本申请没有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只需要其与充电桩系统连接即可进行充电。如立体车库或与安装在可移动载体上的充电桩连接或与充电桩电网电源连接或与安装在可移动载体上的充电桩电池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闪充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闪充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3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