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屋顶绿化隔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19217.4 | 申请日: | 2017-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8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 发明(设计)人: | 甘毅志;贾军锋;何乃庚;陆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盛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0028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竹溪大道8***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绿化植物 蓄水腔 营养土层 屋顶 多孔盖板 隔热系统 屋顶绿化 吸附层 石棉 活性炭过滤层 石英砂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 吸水海绵层 从上至下 过滤网板 依次设置 遮阳隔热 直接照射 隔热的 净化剂 排水口 喷洒管 栽种 雨水 致死 侧面 生长 覆盖 绿化 吸收 种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顶绿化隔热系统,包括绿化植物、营养土层和蓄水腔;所述的蓄水腔设置在屋顶上,蓄水腔的上方设置有覆盖其顶部的多孔盖板;所述的营养土层设置在多孔盖板上;所述的绿化植物栽种在营养土层中;所述的蓄水腔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过滤网板、活性炭过滤层、石英砂过滤层、石棉吸附层;所述石棉吸附层的下方设置有净化剂喷洒管;位于蓄水腔的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排水口。屋顶上种植绿化植物,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在屋顶上,在绿化的同时起到了隔热的作用;吸水海绵层能够吸收储藏雨水,保证营养土层的湿度,使得绿化植物不会干枯致死,促进绿化植物的生长,能更好的起到遮阳隔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绿化隔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屋顶隔热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物的屋顶一般都存在着脏、乱、差的现象,同时顶层温度高,有时还漏水,目前克服上述现象常用的方法是:防水是涂沥青;防热是加盖水泥砖,但都不能长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屋顶绿化不仅能提高城市的景观水平,还有隔热、防水功能,怎样通过屋顶绿化来实现隔热节能、防水、绿化、环保四位一体的功能,是屋顶绿化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对于隔热比较通行的做法有涂刷反 光涂料和加盖遮阴设施等。虽然上述的办法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热效果,但是, 没有绿化的楼顶给人光秃秃的感觉。
现有楼顶也有种植园林果木用来隔热的方式,其存在以下缺点:
一、种植的园林果木比较难养活;
二、需要较多的土壤,会给楼顶带来负重的安全隐患;
三、在下雨冲刷后,土壤容易流失,影响园林果木的存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隔热绿化系统,该系统在解决了隔热和绿化问题的同时,还对雨水进行了净化回收,实现了环保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屋顶绿化隔热系统,包括绿化植物、营养土层和蓄水腔;所述的蓄水腔设置在屋顶上,蓄水腔的上方设置有覆盖其顶部的多孔盖板;所述的营养土层设置在多孔盖板上;所述的绿化植物栽种在营养土层中;所述的蓄水腔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过滤网板、活性炭过滤层、石英砂过滤层、石棉吸附层;所述石棉吸附层的下方设置有净化剂喷洒管;位于蓄水腔的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排水口。
优选地,所述的营养土层与多孔盖板之间设置有海绵吸水层。
优选地,所述的净化剂喷洒管延伸出蓄水腔的外侧与净化剂添加筒连接,位于蓄水箱外侧的净化剂喷洒管上设置有阀门。
优选地,位于蓄水腔内部的净化剂喷洒管上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喷头。
优选地,所述的营养土层上覆盖有塑料编织网。
优选地,位于屋顶与蓄水腔之间设置有防水层。
优选地,所述的防水层与屋顶之间设置有隔热砖层。
优选地,所述的排水口的一端与生活用水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如下:屋顶上种植绿化植物,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在屋顶上,起到遮挡的作用。当下雨时,雨水湿润营养土,为植物补充了水分,当雨量过多时,雨水从营养土渗入海绵吸水层,然后经过多孔盖板流入蓄水腔中;流入蓄水腔的雨水依次经过过滤网板、活性炭过滤层、石英砂过滤层、石棉吸附层进行过滤,然后流至蓄水腔的底部,通过打开阀门,使净化剂添加筒中的净化剂流至净化剂喷洒管中,并由喷头喷出对蓄水腔中的雨水进行净化;最后被净化后的雨水从排水口流出至生活用水水管,以供居民生活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屋顶上种植绿化植物,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在屋顶上,在绿化的同时起到了隔热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盛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盛业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9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