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输入多表复合采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11198.0 | 申请日: | 2017-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4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董寒宇;王玉铭;刘一民;王强;王立力;钱卫杰;陈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H04L29/06;G08C23/04;G08C17/02;G01S19/4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 采集系统 采集器 电压转换电路模块 通信接口转换器 红外通讯接口 接收电路模块 输出电路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 协议转换模块 复合 协议转换器 载波集中器 安装空间 表计数据 采集设备 抄表指令 传统方式 电力采集 热表数据 通讯模块 系统传统 现场安装 现场设备 载波电表 载波模块 手抄器 热表 电源 采集 节约 计算机 通讯 | ||
1.一种双输入多表复合采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双输入多表复合采集装置、计算机、手抄器、电源;
双输入多表复合采集装置包括抄读M-BUS水、气、热表数据的通信接口转换器、协议转换模块、抄读载波电表数据的载波模块、下发抄表指令的载波集中器、数据处理模块、报损模块、通讯模块、M-BUS接收电路模块、M-BUS输出电路模块、GPS定位模块、红外通讯接口、电压转换电路模块;所述M-BUS接收电路模块、通信接口转换器、协议转换模块连接、M-BUS输出电路模块依次相连;M-BUS输出电路模块与载波模块分别与载波集中器相连,载波集中器、数据处理模块、报损模块、通讯模块、计算机依次相连;GPS定位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电源、电压转换电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依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输入多表复合采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M-BUS接收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 、电阻R4、电阻 R5 、电阻R6、二极管VD1、 AD1端口、AD2端口、保险管FU、接地端GND,电阻R6一端与电阻R1一端连接形成一个连接端口, 电阻R6另一端连接保险管FU,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阻R2然后接地;保险管FU一端连接电阻R6, 保险管FU另一端与电阻R5连接形成一个连接端口;电阻R3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3另一端连接电阻R4然后接地;电阻R5一端连接保险管FU,电阻R5另一端接地;二极管VD1一端连接电阻R6,二极管VD1另一端接地;AD1端口与电阻R2连接, AD2端口与电阻R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输入多表复合采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M-BUS输出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7 、电阻R8 、电阻R9 、电阻R10 、电阻R11 、电阻R12 、电阻R13、电阻 R14、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二极管VD2、电源VDD1端、电源VDD2端、MOS管、发送数据引脚TXD,三极管VT1的基极与电阻R7连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VD2负极连接形成一个连接端口,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电源VDD2端连接;三极管VT2的基极与电阻R9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电阻R7连接,三极管VT2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3的基极与电阻R7连接,三极管VT3集电极与电阻R12连接,三极管VT3发射极接地; 电阻R7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电阻R7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一端与电源VDD2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一端与发送数据引脚TXD连接,电阻R9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电阻R10一端与R9连接,电阻R10另一端接地;电阻R11一端与电阻R12连接,电阻R11另一端与MOS管的栅极连接;电阻R12一端与电源VDD1端连接,电阻R12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3一端形成一个连接端口,电阻R13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连接;电阻R14一端与R13连接,电阻R14另一端接地;二极管VD正极与MOS管的源极连接,二极管VD2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形成一个连接端口;MOS管的漏极与电源VDD1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输入多表复合采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单片机芯片、二极管VD3、铁芯线圈L、电容C1、电容C2、电容C3、有极性电容C4,电阻R15一端接地,电阻R15另一端与单片机芯片SHDN端口连接;电阻R16一端与单片机芯片SW端口连接,电阻R16另一端连接R15接地;电阻R17一端与单片机芯片CB端口连接,电阻R17另一端与电容C2连接;电阻R18一端与单片机芯片FB端口连接,电阻R17另一端接地;电阻R19一端与单片机芯片GND端口连接,电阻R19另一端与电阻R18连接;电容C1一端与单片机芯片VIN端口连接,电容C1另一端与二极管VD3正极连接;电容C2一端电阻R17连接,电容C2另一端与单片机芯片SW端口连接;电容C3一端与铁芯线圈L连接,电容C3另一端接地;有极性电容C4正极与铁芯线圈L连接,有极性电容C4负极接地;二极管VD3正极与电容C1连接,二极管VD3负极与铁芯线圈L连接;铁芯线圈L一端与单片机芯片SW端口连接,铁芯线圈L另一端形成一个输出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11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读表装置
- 下一篇:无人消防图数一体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