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锈钢管的螺纹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88692.X | 申请日: | 2017-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4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潘欢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旺不锈钢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5/04 | 分类号: | F16L15/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 地址: | 3125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管 螺纹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不锈钢管的螺纹连接结构,包括大直径管、小直径管以及生料带,大直径管设有第一内螺纹,小直径管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螺纹连接结构还包括弹性管,该弹性管的内、外侧壁分别上设有第二内、外螺纹;所述弹性管的内侧壁与小直径管螺纹连接,且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内螺纹之间缠绕有生料带;所述弹性管的外侧壁与大直径管螺纹连接,且第二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之间缠绕有生料带。生料带在缠绕时可适当多缠绕几圈,不仅能确保密封性,同时由于弹性管可适度压缩,因此大直径管能顺利螺旋于小直径管上,安装极为方便。另外,受压缩的弹性管会自我回弹,使得生料带被牢牢压紧于内、外螺纹之间,确保本实用新型长期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管的螺纹连接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密封性能良好的不锈钢管的螺纹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流体(水)的输送过程中,由于不锈钢具有防止生锈的作用,因此不锈钢管件是较为常用的部件。现有技术中,两根不锈钢管在连接时,通常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即A管(大直径)的内螺纹与B管(小直径)的外螺纹配合连接,为了确保密封性,在连接前需要在B管外螺纹处缠绕多圈生料带,然后再将A管螺旋上去。
上述结构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生料带的缠绕圈数很难进行把握,缠绕过多则会导致A管无法螺旋上去;缠绕过少则会影响密封性,导致泄漏的问题产生,在实际操作时,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调试,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其次,由于A管和B管都是硬质的不锈钢材料,而生料带本身的弹性和韧性又比较差,因此在A管的螺旋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生料带破裂的问题,进而导致A、B管之间的密封性无法长时间保持,即A、B管之间的生料带需要频繁地进行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不锈钢管的螺纹连接结构,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安装繁琐以及密封性能欠佳需要频繁更换生料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不锈钢管的螺纹连接结构,包括大直径管、小直径管以及生料带,大直径管的连接端处设有第一内螺纹,小直径管的外壁上设有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螺纹连接结构还包括一弹性管,该弹性管的内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外螺纹适配的第二内螺纹;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内螺纹适配的第二外螺纹,所述弹性管的内侧壁与小直径管螺纹连接,且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内螺纹之间缠绕有生料带;所述弹性管的外侧壁与大直径管螺纹连接,且第二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之间缠绕有生料带。
进一步的,所述小直径管的外侧壁上设有台阶面,所述弹性管的后端面抵靠于上述台阶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大直径管的内侧壁上设有台阶面,所述弹性管的前端面和小直径管的前端面均抵靠于上述台阶面。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生料带在缠绕时可适当多缠绕几圈,不仅能确保密封性,同时由于弹性管可适度压缩,因此大直径管能顺利螺旋于小直径管上,安装极为方便。而且,弹性管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回弹能力,受压缩的弹性管会自我回弹,使得生料带被牢牢压紧于内、外螺纹之间,确保本实用新型长期保持良好的密封性。此外,由于弹性管为软质材料,因此在螺旋时,生料带不易破裂,避免了频繁更换生料带的麻烦。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锈钢管的螺纹连接结构,不仅可应用于普通的家庭生活领域而且也可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小直径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大直径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弹性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旺不锈钢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旺不锈钢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86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用小型打桩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的纳米负离子减排节油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