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颈动脉线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80031.2 | 申请日: | 2017-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0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众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3/341 | 分类号: | G01R33/341;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邵志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本体 线圈外壳 电路板容置腔 核磁共振成像 电路板 成像检查 线圈装置 颈动脉 颈部 电路板固定 成像效果 防护衬垫 柔性材质 硬性材质 侧面 舒适性 外侧面 信噪比 成像 申请 背离 体内 优化 检查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颈动脉线圈装置,包括:两个线圈外壳,每个线圈外壳内均设置有线圈以及与线圈相连的电路板,所述线圈外壳包括:硬性材质的外壳本体,其具有在成像检查时朝向被检查者颈部的内侧面和背离成像者颈部的外侧面,所述外壳本体内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电路板的电路板容置腔,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外壳本体的所述电路板容置腔内,柔性材质的防护衬垫,其设置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内侧面。本申请可以有效提升成像检查的舒适性、线圈的质量及并优化线圈的信噪比和成像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磁共振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平场磁共振手部成像的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中风历来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的医学研究表明,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识别颈动脉中潜在危险脂斑的最有效的医学手段,可以帮助发现有中风危险的人群。因此MRI磁共振颈动脉成像对颈动脉疾病的临床诊断,疗效跟踪是一项非常有吸引力的技术,并有助于研制新型减脂斑药物。
磁共振系统是一种医学成像设备,其中射频(RF,Radio Frequency)接收线圈是磁共振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射频接收线圈在其中的作用可以比喻成人的眼睛,影像的最终清晰度直接跟它的信噪比(灵敏度)成正比。颈动脉成像具有较高的难度,为了能较好地分辨血管,管壁和斑块的形状和成分,临床图像除了需要足够高的信噪比外,还应具有亚毫米级的高分辨率。因此,优化颈动脉线圈的接收能力是磁共振颈动脉斑块成像的一个关键因素。
颈动脉通常采用较小的线圈单元(coil element)制作而成,因为一般而言,虽然小的线圈穿透力不够深,但它们能在靠近线圈附件的地方能有较高的信噪比,还能有很高的分辨率。而颈动脉正好是离脖子表面很近,所以小的表面线圈是颈动脉成像的首要选择。此外,颈动脉的设计上应该能确保线圈本体能尽量贴近病人的脖子,以尽量减少因为空间距离而产生的信号衰减。
考虑到颈动脉位于人体脖子的左右两侧,而不同人体之间,脖子的长度、大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为了能将同一个颈动脉线圈都能紧贴不同人体的脖子,最好的办法是将线圈做成柔性线圈。但相比硬性外壳的线圈,柔性线圈本身也具有自身不可避免的弱点:
1、经常弯折后,软体及软体内部的铜皮等部分容易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
2、与线圈连接的电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经常弯折,而柔性线圈对电缆的锁定能力相对较弱,也经常容易在出线口出现质量问题;
3、避免的需要一些电子元器件(比如电路板),这些元器件能承受的机械应力都是有限的,因此一般需要提供保护。但相比硬性外壳,柔软的的外皮能给予的保护相对较弱。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颈动脉线圈装置,以有效提升成像检查的舒适性、线圈的质量及并优化线圈的信噪比和成像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颈动脉线圈装置,包括两个线圈外壳,每个所述线圈外壳内均设置有线圈以及与所述线圈相连的电路板,所述线圈外壳包括:
硬性材质的外壳本体,其具有在成像检查时朝向被检查者颈部的内侧面和背离成像者颈部的外侧面,所述外壳本体内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电路板的电路板容置腔,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外壳本体的所述电路板容置腔内,以及
柔性材质的防护衬垫,其设置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内侧面。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线圈外壳的外轮廓为弧形板结构,其具有在成像检查时贴向被检查者颈部的内弧面和背离成像者颈部的外弧面,所述防护衬垫设置于所述内弧面处。
所述内弧面30%以上的面积形成于所述防护衬垫上。
所述内弧面全部形成于所述防护衬垫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众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众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0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