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钛合金薄壁管的弯曲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33792.2 | 申请日: | 2017-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2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焕;李德府;李俊虎;杨晋伟;王锦涛;宋志国;韩彦民;邵轶群;李娜;李晶;宋鲜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7/14 | 分类号: | B21D7/14;B21D7/16;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瑞东 |
| 地址: | 046012***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钛合金 薄壁 弯曲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钛合金薄壁管的弯曲机构,该弯曲机构包括基座(1)、旋转体(2)、旋转轴(3)、移动卡(4)、支架(5)和芯轴(6);基座(1)上开有凹槽,芯轴(6)的一端穿过支架(5)的中心孔,并伸入基座(1)凹槽内,旋转体(2)的一端转动套装旋转轴(3)的外周上,移动卡(4)的安装通槽套装在旋转体(2)的外周上,旋转体(2)上开有成形凹槽,加工时,被加工钛合金管(8)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旋转体成形凹槽和移动卡安装通槽,并通过紧固螺钉(12)固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钛合金薄壁管弯曲一定角度的技术问题,同时保证弯曲内弧腹部不增厚、弯曲外弧背部不减薄、断裂、起皱、各个尺寸段厚度一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钛合金薄壁管的弯曲机构,适用于航空、航天和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在耐腐蚀性、无磁性的管路系统及耐压容器应用范围中。
背景技术
由于钛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比、优异的耐腐蚀性、无磁性等优点,用其制作的管路系统及耐压容器在航天、航天、舰船、核工业及石油、化工等领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钛合金弯曲薄壁管通常采用注塑加工,但对于小角度的,则无法加工,采用热拉,则钛合金薄壁管弯曲处的腹部易产生堆积,而背部易产生拉裂或拉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钛合金薄壁管的弯曲机构,解决了钛合金薄壁管弯曲一定角度的技术问题,同时保证弯曲内弧腹部不增厚、弯曲外弧背部不减薄、断裂、起皱、各个尺寸段厚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钛合金薄壁管的弯曲机构包括基座、旋转体、旋转轴、移动卡、支架、芯轴、芯头、调节螺钉、紧固螺钉和扳手;基座上开有凹槽,支架固定在基座上,芯轴的一端穿过支架的中心孔,并伸入基座凹槽内,芯头固定在芯轴的一端上,芯头插入到被加工钛合金管一端内部;旋转体的一端转动套装旋转轴的外周上,扳动扳手的一端套装并固定在旋转体的另一端上,移动卡一端上开有安装通槽,移动卡的安装通槽套装在旋转体的外周上,移动卡的一端与旋转体固定连接,旋转体上开有成形凹槽,加工时,被加工钛合金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旋转体成形凹槽和移动卡安装通槽,并通过紧固螺钉将被加工钛合金管的另一端夹紧在移动卡的安装通槽内,旋转体的成形凹槽底表面由圆弧面和平面构成,圆弧面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重合,且圆弧面与平面相切,调节螺钉与基座螺纹连接,调节螺钉的端部顶在钛合金管外周上。
旋转体成形凹槽的底平面与芯轴的轴线平行。
所述弯曲机构还包括支撑块,支撑块位于被加工钛合金管一端外周与调节螺钉的端部之间。
所述弯曲机构还包括移动块,移动块位于钛合金管的另一端外周与紧固螺钉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钛合金薄壁小弯曲半径管材外弧减薄、断裂,内弧增厚等问题,生产出的弯管确保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钛合金弯管的成品率,提升了钛合金弯管的良品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钛合金薄壁管小弯曲半径的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钛合金薄壁管的弯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钛合金薄壁管的弯曲机构包括基座1、旋转体2、旋转轴3、移动卡4、支架5、芯轴6、支撑块7、移动块9、芯头10、调节螺钉11、紧固螺钉12、销轴13和扳手14。基座1 上开有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33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